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明羅娑斯-《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整個大明,包含西部七省,南洋各司,奴兒干等地區,鐵道工程部的正式職工,不包括閹工和戰俘,以及海外的廉價勞動力,合計有兩百萬人。

    兩百萬的青壯,放在三十年前無人敢想,更不提每名工人的年收入平均為二十二元,換算下來,光每年的工錢高達四千數百萬元,還不提鐵軌維護的費用。

    人除了吃糧食,也離不開鹽。

    傳統的農業社會因為地方官府的效率原因,并無法支持復雜的管理體系,所以通過鹽來收稅,而鹽商無疑是最富裕的群體。

    大明進入工業社會,糧食和民生物資的保障,成為了工業發展的前提,那么鹽價必須壓下去,有了工商稅的補充,大明已經不需要把鹽稅看成頭等大事,當然了,鹽稅仍然是朝廷的一項重要稅賦。

    京杭大運河跨過錢塘江,浙東大運河,雖然不屬于京杭運河水系,不過它是京杭運河的延伸,為浙江地區的經濟流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浙東運河西起錢塘江古渡口西興鎮,流經蕭山、紹興、上虞、余姚、寧波,在鎮海城南注入東海,全長近六百里,是浙江東部的一條交通大動脈。

    如今運河、驛道、鐵路并駕齊驅,當中運河仍屬老大,已經有一千幾百年的歷史,而時間最短的鐵道,卻有后來居上的態勢。

    運河里的運輸精鹽的商船,源源不斷的從揚州府泰州運出。

    以前的糧食寶貴,物資分配不均,產出有限,任何非農勞動力很不易大規模維持,所以雖然很早的時期,泰州已經是海鹽的生產基地,但鹽巴產量仍然不高。

    歷史上,泰州臨江濱海,盛產海鹽。

    西漢吳王劉濞“即山鑄錢,煮海為鹽“,為此專門開鑿了一條運鹽河,將海鹽從古海陵的海濱鹽場運出;唐代,泰州已是全國最大的海鹽生產基地。

    到宋代,泰州產鹽銷鹽量居全國之首,明代的兩淮都轉鹽運司直接設在泰州。清初,泰州依然是黃海沿線鹽商販運營銷的主要集散地。

    所以如今的永樂朝,泰州鹽供應天下。

    一個又一個的大明工局下屬的鹽廠,不光為大明提供精鹽,也提供了許多的工作崗位,有雙職工的家庭,也有單職工的家庭。

    新城區里修建了嶄新漂亮的樓房,陽臺上的屋檐用的黃色琉璃瓦,加上白色外墻和黑色屋頂,三色的小樓房在槐樹的點綴下,猶如圖畫一般的耀眼。

    孩子們放學的時候,乘坐公車回到家里,新城區很快熱鬧了起來,孩子們在廣場和公園里游玩,老人幫忙在家做家務和看顧孩子。

    許多剛會走路的孩童,三五成群的在廣場里咿呀學語。

    人口密集的地方就會有攤販,大江南北的小吃散發出誘人的味道,讓孩子們饞的口水直流,什么孫悟空豬八戒的糖人、發糕、豆腐花、糖果、葡萄干等等,總有一樣吸引人的。

    浙東運河的重點是西興鎮,這座古老的小鎮是個瀕臨錢塘江的繁華商埠,富庶的寧紹平原上的重要物產,都是通過西興古渡口入錢塘江運往京都的。

    來自狗奴國、琉球國、高麗國、南洋各國、乃至外海未知的使臣與商人們,他們從寧波上岸,改乘內河船只,也是從這里入錢塘江去晉謁大明皇帝。

    因為運輸的增長,運河的承載力無法支撐,雖然有了鐵道,但是朝廷里仍然有不少的官員不愿意放棄運河,認為擴張運河是必要的。

    朱高熾沒有親力親為,無論如何治理也需要官員們的經驗,一代接一代的摸索,積攢的經驗通過文字記載歸入文淵閣,才會是大明寶貴的財富。

    歷史上永樂初期,皇宮因為雷火被毀,文淵閣被牽聯,官員們冒死搶救的是文淵閣的書本,最大的財富永遠是知識,而不是金銀珠寶。

    所以工程部承接了這項大工程,運河擴張的時期里,船只運輸更不方便,大多的運輸方式改為了鐵道,鐵道卻沒有因此堵塞,又有一些相關學者認為朝廷此舉頗為浪費,大運河看起來作用不大了。

    實際上的確如此,到了后世的時候,這條運河已經是水草叢生、飄滿浮萍的斷河。

    可是修都已經修了,總不能修了一半棄之不理,朝廷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修建下去,還那些曾經支持修葺運河的官員也開始閉口不談,不再當做自己的功績。

    無論如何。

    運河上的工人們,鹽廠的工人們仍然在努力工作。

    就像運河上仍然存在的纖夫,不論在什么年代,也不論拉的是什么貨物,拉纖畢竟不是閑庭信步。當然嘍,現在他們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沒有鞭子在空中飛舞,而只是為了娶媳婦,為了蓋新房。

    那么,誰都難以訴說,這肩頭幾分是甜,幾分是苦。

    廣場上,幾名老人正一起抱怨,不遠處的孩子自己玩。

    “修一棟兩層的房子加上裝修和添置家具至少要兩三百元,雖然糧價沒有怎么漲,錢卻不經花了起來,隨便去一趟城里一元錢就沒了。”

    “學校里讀書不貴,可是游學的費用要給,每年的新衣裳要買,小孩子嘴饞,總不能一毛不給。家里有個疼痛啥的去醫館,大夫看病雖然不貴,藥錢卻不便宜。

    “日子越來越好,卻也越來越難,自己家總不能比別人家差太多,否則誰家愿意把女兒嫁過來跟著吃苦,我們這些老的,也只能幫忙做做家務,幫忙看看孩子。”

    老人們七嘴八舌,太陽底下曬著,臉上雖然在抱怨,穿的卻是本地當下時興的麻編工藝鞋,幾乎人腳一雙,穿在腳上步履生風,而且輕盈、干爽、服貼,因而取個“生,風”的名字。如今已經隨風飄向國內外婦女的腳上,這款鞋在南洋大受歡迎。

    更勤勞的一些老人,手里還在編織,編織好的籮筐在集市上賣一些錢可以補貼家用。

    附近古老的仿宋官窯陶瓷,釉紋古樸,色澤老成,造型生動,也是一種傳統地方工藝,遠銷海內外。

    田畝集中到了衛所手里,那些家里有百畝土地的軍戶們,雖然是農民,卻已經是讓人羨慕的群體,他們靠著自己勞動,雖然糧價不高,但是田畝多,日子過得穩定且愜意。

    遠處的堰埭是橫攔在河道上的壩。

    由于浙東運河阻隔于錢塘江、曹娥江和甬江河流之間,各段水位高低不一,因而必須修筑一系列堰壩來解決水位落差問題。

    在浙東運河上,較大的堰埭船閘有多處。磨堰,所謂“磨”,就是利用船底一頭一尾輪番作支點,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要是船上裝貨載客,得把船卸空,然后重新裝上,既費時又費力。

    這項古老的航運工程,是世界航運史上一個了不起的創舉,從此溝通了不同水系的航程。

    利用絞盤拖船過壩,泥是潤滑劑,水是潤滑油,為的是減少船底與石壩的摩擦,然后用繩索一點點硬拖上壩來,在人力拉不動的時候,還有用牛來拖的。

    然后變成水閘門,通過放水來運輸船只。

    水閘門巨大的轉盤需要二十余頭牛來拉動,從而拉起厚重的巨大鐵閘門,后世的現代運河原理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采用的電力。

    大明沒有電力,用的是畜力,如今有了蒸汽機,自然可以使用蒸汽機,這也是朝廷那批官員做出錯誤判斷的主要原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金阳县| 德兴市| 安宁市| 汉阴县| 威远县| 开平市| 汽车| 万年县| 安义县| 苗栗市| 长治市| 盐池县| 神农架林区| 浮梁县| 镶黄旗| 白玉县| 克拉玛依市| 浑源县| 长白| 昭苏县| 孙吴县| 河北区| 尖扎县| 威宁| 常德市| 牡丹江市| 来凤县| 阿克| 枣强县| 北票市| 酉阳| 小金县| 美姑县| 贡觉县| 叶城县| 民丰县| 汶上县| 德化县| 惠州市|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