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斯波義敏深知此時的危機,他明白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挽救戰局。 那么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為了幕府的大局,他敢于打破。 數百隊的探馬被派出去搜集糧食,他們的任務是收集萬斤的糧食。 隨著大軍的撤退,這些探馬猶如蝗蟲過境,對沿途的百姓和地主進行了殘酷的劫掠。 他們不僅搶奪百姓的糧食,還對大戶人家下手,破壞了原本穩定的人情關系。 這些平日里斯波義敏不敢做的事情,如今為了挽救大軍,他再也無法顧及。只要大軍能夠得以保全,幕府就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希望。 反觀明軍方面,除了最初迅速進入狗奴國,以及朱能所率領的五萬大軍外,其余軍隊的行動較為遲緩。 前線的戰斗已經開始,但仍有部分軍隊停留在濟州島、廣東等地等待運輸,以及在沿海碼頭上堆積如山的物資等待船只運輸。 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對于大明來說也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整個大明的海軍力量大多集中在這片海域,維護航道安全并協助物資運輸。先前海軍的出擊已經調動了大部分的海軍戰力。 對于這片孤懸海外異國他鄉的戰場,大明不敢掉以輕心。前元兩次遠征的覆滅教訓使朱棣非常謹慎,寧愿行動緩慢也要確保萬無一失。 必然也是偶然。 朱能與斯波義敏在神西城交戰了。 面對尾隨上來的明軍,斯波義敏明白這場仗是必須打的,只有打敗了追兵,幕府軍才能順利撤退,所以集結了手頭里的七萬大軍。 幕府為了平滅狗奴國,以及應對明軍的威脅,組織了二十余萬的大軍,可謂是傾之所有,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大明會這么激動。 竟然調動了五十萬大軍。 大明號稱五百萬大軍,光這個口號就嚇住了幕府不少人。 無論明軍實際上來了多少兵馬,但是追兵至少有數萬人,加上后方明軍的情報,光自己打聽到的旗號就是將近十萬,那么三十萬人馬應該是有的。 斯波義敏內心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再也笑不出來。 誰也沒有預料到大明的決心會有這么大,為什么呀,這么重視他們倭國,到底是榮幸還是不幸呢。 想不通的斯波義敏,沒有選擇,只能硬著頭皮調動大軍,不求殲滅這支大明軍隊,讓他們不敢繼續孤軍深入追擊自己就好。 可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大明的物資運輸的確很艱難,卻仍然保障了前線軍隊的需求,不缺少軍火的朱能,同樣采用明軍已經習慣了的老戰術。 車載炮轟擊對方的陣型。 騎兵騷擾。 百子連珠炮蕩平靠近己方陣型的敵軍部隊。 等對方崩潰,步兵刺刀沖鋒,手榴彈開道。 如此的戰術,明軍使用了幾萬里的范圍,從沙漠到叢林,從江河到大海,雖然因為地形的原因,戰術不斷的調整,可底子里沒有變化。 說明軍戰術僵硬也好,說明軍是躲在后方的懦夫也好,但是能讓地方毫無還手之力,贏得戰場上的勝利,那就是大明追求的戰術。 同樣的戰術,斯波義敏并不比帖木兒手下的精銳將領要厲害些,反而因為騎兵的威力差,還不如帖木兒軍隊對大明軍隊造成的威脅。 朱能以很小的代價擊潰了幕府的軍隊。 斯波義敏見到大勢已去,本來想要自殺,被弟弟阻止了。 “現在幕府需要大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