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大炳消滅了這伙反叛勢力,并且已經(jīng)走過了沙漠,抵達(dá)了山脈,附近是白沙瓦地區(qū),白沙瓦是無主之地,明軍與德里蘇丹國都在搶奪此地。 德里蘇丹國是印度北部強大的王國,因為帖木兒的入侵被打敗過一次,但是帖木兒敗亡在了明軍的手里,趁著明軍消化西部七省的時間,德里蘇丹國得到了恢復(fù)。 而且因為次大陸東北地區(qū)底馬撒的內(nèi)附,各勢力對大明充滿了防備。 王大炳不愿意多事,他抓獲了一些俘虜后,立刻帶著他們返回了撒馬爾罕城。在回程的路上,他不斷拷問這些俘虜,從他們口中獲取了更多的信息。隨著信息的逐漸透露,王大炳越來越意識到自己不能久留此地。 當(dāng)他回到撒馬爾罕城的時候,他看到了城頭上掛著的黑色旗幟。這讓他十分驚訝,因為這種旗幟他從未見過。 “那是什么旗幟?以前沒見過啊。”一名士兵好奇地問道。 士兵們很放松,除了回到了自家的地盤,還有一路的辛苦最終有了成果,人們期待自己的獎勵,所以臉上笑呵呵的。 王大炳納悶了片刻,想起了什么似的,立馬臉色一變。 “皇帝去世了。” 聽到把總的話,眾人驚呆了。 誰也沒有預(yù)料到,一名士兵噗通一聲坐到了地面上。 明朝,皇帝的去世被官員們視為國家大事,需要舉行隆重的葬禮,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jìn)行悼念。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城池通常會在城樓上掛起黑色或者白色的旗幟,以示對皇帝的哀悼和尊重。 有幾名士兵們臉上露出了遲疑,懷疑了片刻,后來又因為對自家把總的信任,逐漸轉(zhuǎn)為了哀傷。 士兵們并不懂上層的道理。 雖然皇帝病逝了,但他們的階層離開的太遠(yuǎn),地方上的老百姓該笑的笑,該哭的哭,并不會因為皇帝的事情受到影響。 但是呢。 士兵們開始傷心皇帝的病逝,因為現(xiàn)在的皇帝受人尊敬。 根據(jù)禮部的規(guī)定和要求,哪怕是遙遠(yuǎn)的西部七省,各城的城頭上皆掛起了黑色的旗幟,遠(yuǎn)遠(yuǎn)的看上去充滿了嚴(yán)肅和悲傷。 大明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遍了四面八方。 所有的藩屬國都要做出相應(yīng)的舉動,開始了入京的準(zhǔn)備。 黃淮收到朝廷的公文后,當(dāng)場大哭了一場,君臣君臣,君主駕崩了,黃淮的心很痛,比起太祖皇帝,現(xiàn)在的皇帝的確很不錯了。 但是當(dāng)?shù)弥醮蟊Щ貋砹讼ⅲ磁褎萘Φ闹С终邆儯瓉碇饕莵碜缘吕锾K丹國。黃淮立馬把西部七省的形勢和局面,以及外部的環(huán)境整理了一番,寫了一封很長的奏疏送去京城,交給新的皇帝。 今年還是永樂年。 明年將是新的年號。 新年好:洪熙。 隨著第三個年號的“出爐”,預(yù)示著大明進(jìn)入了第三個年號時期,渡過了洪武、永樂兩個年號。 大明立國五十八年。 洪熙年。 人人都在期待洪熙年。 太祖皇帝駕崩了,老百姓們傷心了片刻。 太宗皇帝駕崩了,老百姓們同樣傷心了片刻。 但是很快的時間里,百姓們露出了更大的期待,人們早就把太子殿下放在心里的第一位,雖然也尊重太祖和太宗皇帝,可如今的新皇帝才是百姓們最期盼的皇帝。 不光是百姓們,所有人都在關(guān)注新皇帝。 這位推動了工業(yè)化社會的圣人。 沒有人否認(rèn),這位皇帝必然載入史冊,后人如何看待這位皇帝,沒有人能猜測出來,但是誰都知道,這位皇帝帶有無上的光榮。(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