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對別人更有利所以大明先不用-《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2/3)頁

    學者搖了搖頭,誠實的說道:“我們尚未掌握雷電之道,然而我等已覺察陰陽之理,及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之象。此乃天地萬物之本質,亦電之本質。”

    說到這里,那學者眼神明亮,越說越有精神。

    “自古以來,先賢哲人皆致力于探究天地之奧秘,電亦在其中。昔日,有賢者觀雷擊之威,見電光之疾,心生敬畏,亦生好奇。遂窮畢生之力,研習天地之道,深究電之奧秘。”

    “經過前人的努力,更有我大明的光復,我等終得陰陽二極之理。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此乃天地萬物運行之規律,亦電之運行規律也。得此理,我等方有可駕馭電之力,使其為大明服務。”

    解釋了一番后,學者又不好意思起來,聲音逐漸變小。

    “只不過電的奧秘無窮盡,仍需我等繼續探索。不過我們會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探尋天地萬物之奧秘,為大明與百姓謀求福祉。”

    “說得好。”

    朱瞻基帶頭鼓掌,現場一片祥和。

    朱瞻基代表皇室,向京城國子監捐贈了一筆糧票,第二日,報紙上詳細刊登了太子殿下的行為,并為太子殿下的行為進行了肯定和歌頌。

    文樓。

    五軍都督府幾位都督和僉事,以及兵部官員,還有內閣的幾位閣老皆穿戴大品官服,有序的坐在地毯上的大方椅上,大方椅墊了厚厚的褥子。

    “番薯和土豆,以及玉米產量可以達到很高,而且對環境的要求又很低,遠東地區的惡劣環境,經過多年的試種也獲得了成功。”

    聽到學者們的報告,文武官員們臉上露出了復雜的神色。

    這些從很遠的土地上搜索回來的農作物,果然非常的優秀,甚至在最惡劣的寒冷地區都能種植,這讓官員們非常的慎重。

    極寒地區為什么活不了人,除了天氣寒冷的原因,更因為無法獲得糧食。

    打獵是維持不了的,更不提極端的環境里,打獵是非常艱難的行為,獵物也極其的稀少,很大一片區域能活一點點人都不容易。

    但是有了土豆就不同了,土豆是耕種,耕種的背后是高性價比的糧食。

    有了糧食就能有多余的人口,哪怕是遠東地區也能生活和繁衍人口了,所以眼前的東西看起來沒有什么特色,實際上是可以改變遠東地區生態模式的大殺器。

    聰明的官員們看出了其中的厲害,朱高熾更不提,一臉的沉重。

    自古以來。

    唯有東方的游牧民族往西方入侵的事跡,不但證明了東方文明的優秀,也證明了東方文明的強大,東方農耕文明的對手,無論是失敗者還是勝利者常能吊打西方。

    直到沙俄打破了這個慣例,是唯一從西向東擴張的成功國家。

    后世有句話,叫做去西伯利亞種土豆。

    土豆在沙俄向東擴張和極端環境下的生存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強、產量高的農作物,可以在遠東地區的極端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生長。在沙俄向東擴張的過程中,土豆成為了重要的糧食來源,為開拓者和移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保障。

    在西伯利亞地區,土豆的種植和食用對當地居民的生存至關重要。

    由于氣候寒冷、土地貧瘠,傳統的農作物難以生長,而土豆卻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活并獲得豐收。土豆成為了當地居民的主食之一,為他們在極端環境下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營養。

    沙俄有幅名畫就是幾位農夫圍著篝火,篝火的鍋里煮著土豆。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土豆的出現,也就沒有沙俄的東擴。

    西方的探險家們對美洲的大發現,對于西方文明而言,的確是讓西方文明的物資升上了一個大大的臺階,哪怕是沙俄都沾到了大光。

    “此物雖然有大利,但是對于當下的大明而言,反而要控制此物。”

    朱高熾開口說道。

    楊士奇等人連連點頭,認可了皇帝的意見。

    “大明的人口雖然連年在增長,但是土地的擴張也很快,人口增長速度追不上土地增加速度,內地不提,西部七省、大瀛島區、高麗半島、渤尼都司,呂宋都司等還有巨大的人力缺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武强县| 怀来县| 鲁甸县| 深圳市| 奎屯市| 龙胜| 兴城市| 建德市| 临清市| 泰和县| 闽侯县| 邵东县| 阿勒泰市| 榆树市| 尚义县| 五原县| 巍山| 普洱| 开远市| 青铜峡市| 格尔木市| 巴楚县| 雅安市| 四子王旗| 乐业县| 辉县市| 宁武县| 贡嘎县| 嵊州市| 墨玉县| 交口县| 闸北区| 洱源县| 方山县| 淅川县| 荆州市| 莎车县| 通州区| 平塘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