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煦兩兄弟,不懂其中的厲害,雖然新奇了一會,也也就只有一會兒,很快失去了興趣。 “大哥,這些東西,為何讓你能看的如此津津有味。”朱高煦滿臉的納悶。 自古以來的名臣,十之六七是實干家,通實物重技術,他們就懂這里面的道道。 “在校場你一向不錯,連父親都夸贊你,沒必要為這些雜學分心,耽誤了正道。”朱高熾叮囑道。 “大哥說的對。”聽到大哥也認可自己的才能,朱高煦笑得燦爛。 朱高熾贊許的點了點頭。 看看多好啊,又有一個深信這個理論的傻瓜,自己輕易少了個對手,會不會有些古人也是這么想的呢。 人啊,有時候賊壞賊壞的。 不過朱高熾也不擔心,能信這種話的人,要么是壞,要么是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 前者不提,后者影響不了事物的發(fā)展,遍觀古今,沒見過書呆子能改變什么的。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讓他繼續(xù)不懂下去。 一路都是大致的情景,直到鳳河北邊的冶鐵所,與南邊的中華重工廠。 兩邊的高爐都建的高大,需要的水力自然也要足。 冶鐵所占據(jù)最好的河段,中華重工廠有朱高熾的身份,自然也分了一杯羹。 也是水力的缺點。 對河流的要求高,遇到干涸期,水流干涸或者淺,水車就罷工了。 同樣也因為這段河道的水力足,才讓工匠們匯聚到了東北臺村。每個地方的形成,一定是有原因的,是事物發(fā)展的自然道理。 “這就是大哥的工廠?”朱高煦望著看不到什么人的奇怪地方,內(nèi)心總覺得不對勁。 又覺得大哥好厲害,可又說不出厲害在哪里。 “嗯,進去后不要在別人面前亂說話,更不要嚇住別人。”朱高熾再一次鄭重交代。 朱高煦覺得大哥小題大做,不滿道:“都沒人。” 一行人進了工廠。 很快,朱高煦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