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莫長史大贊。 朱棣見莫長史沒有其余的話,這才吩咐道:“來人啊,送莫長史歇息,不得慢待。” 門外。 走進來幾名小黃門。 莫長史告辭了燕王和葛誠,心滿意足的離開。 …… “晉王不會吧?”葛誠終于開口說話。 他上回就發現莫長史善于看透人心,屢屢被此人用話語拿捏,所以此次輕易不說話,不給此人琢磨自己的機會。 聽到葛誠的話,朱棣沒有認可,反而有些失落,良久,幽幽的開口道。 “這些年來,三哥是記恨咱的,因為咱比他能干,每次咱打了大勝仗,三哥派人來祝賀咱的次數越來越少。” “去年咱和三哥共同出擊塞外,咱大勝而歸,三哥無功而返,如此清晰的對比,恐怕三哥心里多少怨恨上咱了。” “所以那人所言之事,并不是空穴來風胡編亂造,有七成的可信度。” 葛誠一臉的為難。 為什么人言可畏,因為流言無法解釋。越是去用力解釋,反而越會解釋不清。 只要在人心種下懷疑,流言就成功了,這就是流言的威力與可怕。 人心又敏感和善變,最不值得信任的就是人心,特別是在皇家,從來就沒有信任可言。 “咱接下來什么都不能做,巡視各衛的事情,讓給北平都司吧。”朱棣郁悶的說道。努力了這些年,他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實權,竟然這般拱手讓出去,他很不甘心。 實權沒有條條框框清晰的劃定,只有誰強誰就多占據些,北平府的軍權也是這般。 兩者都有權利管控軍權,但是誰說話的聲音大,下面的人聽誰的,就要看誰的手腕更強。 例如云南的沐府和都司。 云南未來的兩百多年,可以說是兩者之間的爭斗史,后來還加入了宦官。 例如去年大軍出征,軍中大將軍雖然是傅友德,但實際領軍的卻是燕王。如果朱棣性弱,傅友德強勢,那就又會有變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