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山汽配廠想要真正的發展壯大,自然不能做國內其他廠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零件。” “要不然我們一不是某個汽車集團的子公司,二沒有國際巨頭的聲望,三沒有特殊的背景,怎么可能搶得過人家?” “南山汽配廠,今后要走靠技術拿單的路線。” 雖然張富貴不是很看好,但是曹陽的態度卻是很堅定的。 軸承和齒輪是難。 但是只要制作出來了,總是有機會讓別人見識南山的厲害。 “阿陽,靠技術拿單,那自然是最舒服的。” “但那是人家博世、采埃孚、電裝的特權,我們南山想要走這條路,恐怕沒有那么容易。” 張富貴太清楚國內的汽車行業了。 不是沒有靠技術拿單的,但那都是國際巨頭。 國內的廠家,哪怕是現在比較成功的中信戴卡、萬向和福耀玻璃,也是靠競價來搶單的。 只不過人家是只要成本低,就有希望拿到訂單。 因為大家認可他們的研發能力和品質管控能力。 而其他的國內廠家,你哪怕是競價之后成本有優勢,很多時候都沒有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