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江湖黑話的來歷已經不可考。 是誰發明的也無從得知。 據說,最初只是一些跑江湖的人,自己琢磨出來的一些內部暗語,后來不斷地壯大,形成了南北兩套“語系”。 俗稱“南春”“北典”。 隨著南北交流的日益頻繁,這些行話慢慢的也就統一起來,被稱為“春典”。 最初只在跑江湖的人之間流通,這些人被分為八個流派:金皮彩掛,評團調柳。 金,相面算卦; 皮,賣狗皮膏藥; 彩,變戲法; 掛,打把式賣藝; 評,說評書; 團,說相聲; 調,組騙局的; 柳,唱大鼓的。 從事這些職業的人有個名字叫“長春會”,每每趕上哪里有廟會,哪里有集市只需要一句話,全會上下都往那去,把那一片所有的賺錢營生全都給做了,很快就形成一個“商業聯盟”。 成員之間都用“春典”交流,保證外人插不進來。 后來,這些內部的暗語,滲透到了江湖中的各行各業當中。 一些做非法勾當的行業,比如偷盜搶劫、倒斗出千等等,也開始使用這套黑話。 現存的行業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除了戲曲和曲藝行以外,就數古玩行。 因為他們這個行當,什么人都能碰見,上到達官貴族,下到販夫走卒,他們都得打交道。 不懂點江湖黑話,還真沒法兒做門生意。 可如今做生意的,五湖四海國內國外什么人都有,還用這么“老范兒”的江湖春典交流,確實不多見了。 《陰陽風水秘術》當中,就有一些跟江湖黑話,春典有關的內容。 但是,他們還防著一手,就是讀音。 即便有人拿了文本去學,念出來的音發不準,別人一聽也能識破。 所以,這些內容需要口傳心授,必須有人手把手教,口對口的學,才能不露怯。 剛才這掌柜和伙計倆人的對話,算是比較簡單的切口,林逸一聽就明白了。 再以抬頭,門臉上方掛著一副牌匾:修古齋。 倒騰文玩的,都以文化圈自居,跟那些書法家,畫家一樣,喜歡給自己的小店取個齋號。 有點意思! 伙計這邊收到掌柜的信號,剛要伸手驅趕,林逸一扭身,撩簾就進了屋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