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錢升轉過頭看了看林逸,又看了看周圍這些糧食,晃了晃腦袋。 “我覺得不至于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坐上九五之尊的寶座,還用看世人的臉色?動個土木還用得著偷偷摸摸?” “那這設在山中的糧倉怎么解釋?粟米在唐朝時候,是北方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來源,其次才是小麥和南方的稻谷,你看這,還留存這舂米的石臼,而且還不止一處。 我估計,這個糧倉就是為了給當年來這里干活的工匠準備的,因為要照顧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工匠們吃飯的問題,所以這里才出現了各種主食原材料。” 錢升拖著下巴頦仔細琢磨琢磨。 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 但凡能在古代被選做糧倉的地方,首先這里就是糧食產區。 其次,交通還得便利,以便往各地調配糧食。 而且,還得離大城市近,方便調控糧食價格。 “那要照您這么說,確實有道理。 隋朝在全國設有六大糧倉,其中一多半都設在豫州,就因為那里產糧食,而且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便利,還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距離西京也不算遠。” 汪強舉著手電筒走近這糧倉的深處,驚的是瞠目結舌。 “我滴個乖乖,這得是多大的工程,存了這么多糧食,就這都沒吃完,還有這么些富余,便宜了這群耗子。” 在他的面前,是幾十個口徑都在七八米的下沉式糧窖。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早年間的防鼠防霉措施已經徹底失效,頂上的蓋子被老鼠咬的千瘡百孔。 “老汪,瞅瞅這些糧窖底下有沒有寫著字,或者磚塊的銘文?” “找哪玩意干啥?” 汪強打著手電,低著頭四處摸索。 錢升接過話茬。 “汪爺,這您就有所不知了,要不說林爺是行家呢。 這古代大部分糧窖,都有磚石銘文,記載著窖穴的位置、編號、儲糧來源、品種、數量、入窖年月等等信息,只要咱們找到一塊這磚石,瞅瞅它上面的年號,這糧倉是誰建的,不就一目了然了?” “可問題是,這壓根沒有你們說的這些玩意啊。” 汪強抄起工兵鏟,很是敷衍的隨意扒拉了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