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老爺子這句話說完,三人同時為之一震。 從古至今,曾經有很多人以挖墳掘墓為生,因此誕生了很多的派別,其中最有名的有四門。 其中“摸金”和“發丘”兩門同氣連枝,還都屬于技術流,同時也是四門當中身份地位最為顯赫的。 剩下兩門分別是“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 “搬山道人”一脈,拜的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大夫伍子胥。 只因他開墳掘墓不為求財,只為替父兄報仇,這跟“搬山”一門的宗旨很是貼合。 他們是為了“取丹珠”。 古時候,很多帝王將相沉迷于“丹術”,其中不乏有人的確煉出了好寶貝。 這些“搬山道人”就假借道人的身份做掩護,做些竊取墓中人“丹珠”的勾當。 他們干活向來獨來獨往,有自己的一套點穴的法門,而且豢養一對“分山掘子甲”幫他們打盜洞。 早年間這些人還能遵循祖訓,各取所需。 到了后來,這一支開枝散葉,門人良莠不齊,就開始亂了規矩,徹底成了一群烏合之眾的盜墓賊,在江湖上的名聲也越來越差,沒人愿意與之為伍。 這伙人的后裔實在混不下去,就從北方遷徙去了南方。 一部分就此定居在了南方,還有一部分直接下了南洋。 現在的“堪輿八魁”當中,“嶺南楊氏”據說是當年搬山道人的后裔,只是他們自己不承認,非說自己是唐代堪輿宗師-楊筠松的后人。 他們這一脈也是南派根系最為龐雜的一脈,香江很多的風水師都是“楊門弟子”,話語權掌握在他們手中,出身問題自然也就慢慢被沒人去追究了。 至于“卸嶺力士”純粹是當年赤眉軍,綠林軍起義的時候,那些起義軍中的狗頭軍師給自家臉上貼金的叫法,說白了就是一群土匪。 這些狗頭軍師,也懂點陰陽之說。 而且漢墓大多有巨大的封土包,只要不瞎,一眼就能認出來這是個大墓。 這些人就一擁而上,把這些大墓掀個底朝天,撿值錢的東西就往回搬。 既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也沒什么底線,就是圖財。 后來干脆嫌倒斗來錢太慢,直接落草為寇,上了綠林道,做了山大王。 這一支至今也沒人什么傳人,屬于徹底斷了香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