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羅老爺子返回津門這幾天,林逸他們幾個沒事就在白家的宅院里泡著。 但是白老爺子的態度遠沒有之前那么積極,特別是傳藝的時候,總會藏著一些東西。 錢升私下里也給林逸和汪強他們倆解釋過。 說像白老爺子這樣,從舊社會過來的,身懷絕技的江湖人士,身上總是帶著一點傲氣,哪怕這行當已經日薄西山,這范兒絕對不能丟。 就像當初很多梨園行的角兒,就算收了徒弟,也只是口傳心授一些基本的內容,細節的東西,值錢的玩意兒,你不問,我不說。 當年余叔巖跟譚鑫培老爺子學戲,問老師這刀花怎么耍才能不碰身后的背旗,譚老爺子就是不教,直到余叔巖拿出自己古月軒的鼻煙壺,這才換來譚先生的指點。 在以前,這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其實,是錢升想多了。 白壽臣倒不是在意這個。 他也明白,就算林逸沒有他的指點,也照樣吃得開,可這份師父的架子,還得端著。 原因很簡單,就是不能讓他們覺得,白家這些東西,很輕易就能學到。 這是當年那些老先生之所以藏著掖著的主要原因。 一門功夫,讓你輕輕松松學到手,那你肯定不會珍惜,這是人的本性。 “好吃不多給”,這才是授業的關鍵。 這段時間,為了盡快學到白家這些壓箱底的手藝,林逸他們哥仨是變著法兒的哄老爺子開心。 老爺子沒別的愛好,就好吃點美食。 錢升滿四九城的打聽,什么南北大菜,全都給弄到家里來。 網上那些個大廚,只要能請上門的,也給請到家里做家宴。 老爺子酒足飯飽,端起茶壺,漱漱口,躺在躺椅上瞇一會,醒來就開講。 《隱龍經》上中下三篇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全部講完。 上篇言:干中尋枝,以關局水口為主。 中篇論尋龍到頭,看面背朝迎之法。 下篇論結穴形勢,附以隱龍十問,闡明個中要義。 講完《隱龍經》覺得不過癮,又講了白家分金定穴論的下半部-《擎龍經》。 這《擎龍經》才是白家在太平盛世的年月,安身立命的基礎。 兩者的有區別,實際上卻是相輔相成的。 《隱龍經》側重于講解龍脈分布、干龍和枝龍的區別、龍脈的特點、及如何尋找到龍穴的法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