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全程舟車勞頓,四個人也沒怎么吃上一頓安生飯。 再加上對對手知之甚少,哥幾個心里還都有有點心事。 現在,有了五哥這番話,心里總算踏實下來,終于可以坐在這好好吃一頓火鍋,喝點小酒,放松一下,為明天的計劃早做打算。 漸漸到了飯點,小店的生意也忙活起來,五哥還要招呼客人,囑咐他們一切自便,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樣。 這家館子也確如白璐所說,能開在小區門口這么長時間屹立不倒,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 無論是鍋底還是食材,那都沒的說。 可惜錢升還在服藥調理,吃不了重油重辣,無福消受這世間美味。 “明天咱們先到‘江口沉銀’的遺址和博物館去瞧瞧,到了晚上,咱們哥幾個下去試試手氣,看看能不能撿個漏什么的,毛肚別煮老了,快撈快撈。” 汪強端著料碗,吃的滿嘴流油。 “從咱們現有掌握的資料來看,這個‘江口沉銀’應該還有很大一部分深埋在河床淤泥底下,打撈起來非常困難,尋常的潛水裝備即便能夠下到水底,想要把東西取出來,也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現在處于豐水期,當時我來現場采訪的時候,國家隊是選擇在枯水期進行作業,難度都已經很高了。 最關鍵是,那句所謂的‘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能識得破,買下蓉城府’的民間古諺,是訛傳來的。” 白璐做事向來仔細認真,說話間已經打開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開始跟其他人分享當自己采訪前,做的功課。 “璐姐說的沒錯,這古諺的原話是'石龍對石虎,金銀萃山藪,中華寶藏興,民族昭千古',題寫這句話的人,是民國時編纂彭山縣縣志的徐幼常。 而在題寫這石刻的地方,在宋代曾修建了一座伏虎寺,現在已經不見了蹤影。 但是保留了一個刻有石龍的石壁,與之相對的,就是一座石虎。 石龍因為山體滑坡,常年深埋地下,石虎在動蕩年代被毀,后來紫禁城博物院的專家團隊專門來現場考察,也證明了這民間流傳的‘尋銀決’跟‘江口沉銀’沒有關系。” 錢升也拿出了自己的牛皮封面的筆記本,把自己記錄的內容拿出來討論。 “嗐,鬧了半天,這兩件事壓根就沒關系,要我說,咱們明天吶,也甭費那個勁,去看什么‘江口沉銀’的遺址,咱們麻溜兒開車直奔青城山。你說呢,老林?” 林逸放下筷子,略微思索了一陣。 “剛才說的這些內容,都是可以在相關網站上查到的吧?” 錢升點了點頭,白璐又做了一些補充。 “我這里還有一些內容是當時采訪的時候,從現場的專家那里得到的一手資料,基本上跟網上那些資料也大差不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