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48 石像生還能反光?-《主播別裝,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


    第(2/3)頁

    “喪葬的規制,到了明代的時候,已經有了明確的標準。

    不按這個標準執行就是越制。

    比如《明會典》規定:公侯和一品、二品官為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馬,石人各一對。

    三品減去石人一對,四品為石望柱,石馬,石虎各一對。

    五品為石望柱,石馬,石羊各一對,六品以下不準設置石像生。”

    林逸一邊給白璐講解,一邊用手電筒一個個的打量這些靜靜的躺在地下的石像生。

    白璐嘴里默念著數字,一個接一個的數了過去。

    “不對呀,這數字絕對超了,你看,華表一對、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各兩對,這就已經十二對了。

    還不算那些石虎,石馬什么的。

    后面后面還有這武臣、文臣各兩對,都是立象,這都多少對了?”

    林逸借助手電光往后看了看。

    “再正常不過,這石像生規模越大,就越是說明咱們找對地方了。

    你要知道,張獻忠可是稱了帝的,作為大西皇帝,當然要采用帝王陵的規制來建造自己的陵墓。這更說明咱們找對地方了,這里就是張獻忠的‘八大王墓’同時也是‘大西王陵’。”

    白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取出相機,把這些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石像生,一張張記錄了下來。

    到了明朝,這些石像生的雕刻工藝已經非常先進。

    也更加的寫實,再加上這些石像生藏在地下,沒有經過風化侵蝕,保存的依然完好,只是因為一些水汽的影響,底下長出了一些青苔。

    白璐拍攝的腳步,最終停在了最后兩座石像生跟前。

    這兩座石像生,一文一武對面而立。

    從這衣著打扮來看,一眼就能判斷出來這是老熟人-翁仲。

    明朝帝陵的翁仲分為文武兩種。

    武翁仲,頭戴雙耳盔,身穿環臂甲,手持鋼鞭。

    文翁仲,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怕,手持笏板。

    這都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特點,極具辨識度。

    “這是石翁仲,看到他的時候,咱們就離墓門不遠了。”

    林逸解釋道。

    “這真的是石頭雕出來的嗎?怎么我拍出來的照片上,他們的鎧甲還反光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海安县| 厦门市| 达孜县| 峨山| 鸡东县| 兴城市| 德清县| 德安县| 鹤峰县| 沂源县| 尚志市| 丹阳市| 灵寿县| 织金县| 沾化县| 台山市| 勃利县| 南宫市| 翁源县| 南京市| 育儿| 东明县| 凉城县| 吴旗县| 晋宁县| 奉节县| 大新县| 五常市| 仁化县| 瑞丽市| 保康县| 乌兰察布市| 眉山市| 基隆市| 武冈市| 高台县| 阿拉善盟| 东兰县| 界首市|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