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露出的部分,目測厚度每一道金剛墻至少有個兩三米左右,一共有三道,至于面積有多少,從外面根本看不見。 “到時候,一旦張獻忠的靈柩送進去之后,依次取掉柱子,落下千斤石,滑入凹槽當中,跟整面石壁嚴絲合縫的貼合在一起。” 林逸伸出兩指的關節,敲了敲石壁。 “就這結實的程度,如果不用炸藥,光憑人力,根本不可能打開這金剛墻。走吧,進去瞧瞧八大王都給他自己藏了什么好寶貝。” 林逸邁步踏進墓道。 這里的規制完全是按照明朝時期帝陵的形制修建的。 深邃的墓道用高級石料砌筑的拱券,整個墓道當中沒有一根柱子或者圈梁,完全是憑借石匠精湛的手藝來完成。 “難怪當初要帶著三百名石匠進來修王陵,這工程量確實不小啊。” 三道手電光束在墓道中搖晃,周圍的情況盡收眼底。 整個拱頂和周圍的墻上沒有任何的內容,一整個全素的風格,沒有壁畫,沒有浮雕,也沒有任何的文字和圖案。 這風格頗有點當下流行的那種極簡風,把斷舍離做到了極致。 跟張獻忠奢靡的人設極不相符。 “這哪像個暴發戶皇帝的陵墓啊,也忒素了點,什么都沒有,這里頭能有狠貨嗎?” 汪強一路用手里的工兵鏟敲敲打打,一臉不屑的表情。 “‘江口沉銀遺址’你也瞧見了,那里頭可都是貨真價值的真東西。” “你意思,那沉銀被人撈了好幾百年,還能撈出那么多的寶貝,修個陵墓他肯定得往里填不少的好東西?” “我可沒說這話,反正我覺得吧,這里如果真的是張獻忠給自己選的陵墓所在,那他肯定不會讓這里就那么空著的。” 三人穿過墓道,面前是兩扇大敞著的對開石門。 這座墓門的造型就比之前墓道的造型要多出了很多花樣。 重檐斗拱,雕花纂刻應有盡有。 墓門上還刻有龍、鳳、瑞獸、云紋等圖案,彰顯出一種不凡的氣派。 “你看,這才對味兒嘛,有點帝陵的感覺了,是不是?” “這道門,叫欞星門,又稱陰陽門,過了這道門就好比是進了陰間了。 所以,按照明代大墓的形制,過了這道門,就到了地宮的前殿,他們講究前殿后寢,前殿過后就是中殿,中殿之后才是寢殿,也就是安置靈柩的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