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林逸的提醒,錢升忽然意識到不對勁。 這方“滇國之印”上面的朱文,跟他們之前看到的那塊封震南展示出來的,那方“大西王御寶”的玉印,確實極為相似。 錢升對古玩的敏感度極高,一件東西只要經他的手,基本上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只是,剛才他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 因為這兩方印信相隔時間太長了點。 滇王印是漢代,大西王印是明末,這兩方印之間怎么會產生聯系呢? 后人模仿前人的纂刻風格和印體,這倒不算什么稀罕事。 出自金石篆刻名家的印譜,就跟書法名家的字帖和碑刻一樣,同樣是后人爭相臨摹和效仿的對象。 其中也不乏有以假亂真之作。 所以,古玩行當才有“新”“老”之說。 比如這方“滇王之印”,到了明代的時候,被人臨摹了一方出來。 這在當時,算造假,仿冒,可這方印流傳到了現在,它就是個老物件。 當然了,這種東西只有后人仿前人,肯定不會有前人仿后人,這是個常識問題。 “這塊滇王印,出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一直就埋在石寨山的墓葬群,跟大西王朝它也壓根沒有交集,可能這算是.一種巧合?” 錢升說到這的時候,自己都有點難以說服自己。 “這枚金印有點新,可能是個仿品!” 沉默了許久的林逸忽然開口,直接語出驚人。 周圍的游客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們倆,錢升趕緊伸手把他拉到了一邊沒人的角落。 “我的好哥哥哎,就算是真的您也不能當這么多人的面說出來啊!人家講解員還在跟前呢!” 博物館里展示復制品,這都不算稀罕事。 有的東西因為其過于珍貴,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保存,但是為了滿足民眾的好奇心,以及文化宣傳等職能的要求下,會博物館會使用1:1的仿品來替代原品。 陶瓷、古字畫、漆器、貴金屬這些物品屬于被仿品替代的“重災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