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阿昌忽然說起了這件事,林逸心里猛地一緊。 對方好像很清楚他們此行的意圖,一下子就點到了他的軟肋上。 緬王這條線,林逸并不是沒有考慮過。 當初南明永歷皇帝被打的抱頭鼠竄,最后慌不擇路,帶著一眾妃嬪文物大臣逃往了緬甸境內。 起初,緬王對他還是敬若上賓,而且當時南明受到各地擁立者的支持,口袋里還是挺寬裕的。 緬王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時不時的要敲打敲打永歷帝,讓他爆點金幣出來。 后來,隨著清軍勢力越來越大,南明政權岌岌可危,再加上那些擁立南明的組織被各個擊破,最后就只剩下鄭氏后人大西政權的散兵游勇還在繼續為南明朝廷賣命。 隨著這些資助的不斷減少,緬王發現再敲打永歷帝,也爆不出金幣的時候,趕上李定國大勝清軍,前來接駕,想把永歷帝接回滇南。 對緬王來說,永歷帝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利用價值了,既然要走,那就來個一次結算。 只是這個時候的李定國已經算是囊中羞澀,川中已經被清軍占領,只能先給緬王打白條,待日后打回川中,撿回老本,再來還賬。 緬王也不是傻子,你們打不打的下來跟我又沒有關系,萬一你們被清軍滅了呢? 再說了,現在這就是一錘子買賣,談生意的時候千萬別談感情,想把人帶走就得來點實際的。 最后據傳言是,李定國拿出一件重寶,將其抵押在了緬王手里,才將僅存的南明遺老遺少接到了滇南。 后來的事情,不用多說了,李定國大本營廣桂失守,他帶兵前去應戰。 吳三桂降清,將南明朝廷一鍋端了,用弓弦勒死了永歷帝,南明王朝最后徹底覆滅,李定國聽聞此事,當場口吐鮮血,沒過多久就郁郁而終。 現在看來,緬甸那地方搞電詐,純粹屬于歷史傳承問題。 至于當初,李定國交給緬王的那個東西到底是什么?至今沒有一個定論。 林逸也曾懷疑過那件東西,可能就是“青州鼎”的殘片。 后來跟大伙商量的時候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地方屬于境外,這些年那里又亂哄哄的,他們去了那邊,也不好下手。 所以就干脆放棄了這條線的計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