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林逸他們手里這塊丹書鐵券,只能算一半。 “丹書鐵券”為了防偽,一般都會做成兩塊。 皇帝這邊留一半,大臣那里留一半。 但是說白了,這東西誰會去造假呢? 就算你手里這塊是真的,他說是假的,你又能怎么樣? 要殺你他可以找出一百條理由都不重樣,因為,這玩意的最終解釋權在皇帝手里。 此刻,林逸他們手里拿著的,就是其中的半塊。 后面用雋秀的字體,刻著這塊“丹書鐵券”的來歷。 原來這塊“丹書鐵券”是永樂皇帝,賜給沐英的兒子-沐晟的,以嘉獎其遠征交趾,立下戰功。 沐家世代忠君報國,鎮守滇南,直到最后一位“黔國公”沐天波,也是為了保護南明永歷皇帝,最終戰死在了緬甸。 錢升拿著這塊“丹書鐵券”仔細觀察了一番。 “據我所知,大明曾為沐家御賜過兩次‘丹書鐵券’,西平侯沐英手里有一塊,后來隨其下葬。 永樂年間,他的兒子沐晟立下赫赫戰功,又得一塊‘丹書鐵券’,應該就是咱們手里的這一塊。 可惜,沐晟和他的兒子沐琮早亡,后者無子繼承。 后人外裔沐昆,被叔祖、黔國公沐琮收養,沐琮逝世,沐昆襲封黔國公,佩征南將軍印鎮守滇南。 這塊‘丹書鐵券’應該就此一直留在了沐家?!? 說罷,錢升抬頭看了看林逸。 “大哥,這可能是場誤會??!” “把‘可能’倆字去了?!? 林逸現在算是明白了。 當初,從緬王手里換回永歷帝的那件東西,就是這塊“丹書鐵券”。 它不僅僅是曾經為大明鎮守滇南,威震中南半島的沐家,身份的象征,更代表著強盛時期的大明的國力和威嚴! 這塊經由永樂皇帝之手,御賜給沐家的“丹書鐵券”,或許可以算得上是南明遺老遺少,對曾經那個強盛的大明朝僅存的念想了吧。 他們將其視作重振國祚的象征,也是一種警示,只可惜,到最后他們也沒能把這塊“丹書鐵券”帶回去。 直到莽白死后,把它帶進了自己的棺材里,同時也把大明最后的希冀帶進了棺材里。 剛才又從老沈的嘴里聽說阿昌的全名叫:沐云昌,心里已經明白的七七八八了。 林逸拿過“丹書鐵券”,走到了阿昌身邊。 “喏!這東西給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