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逸他們此前還想通過五哥,再加上之前結識的劉隊他們,從兩條道上打聽打聽。 被白老爺子及時給叫停了。 現在聽他這么說,林逸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因由。 “我也就是找了幾個關系足夠鐵的老哥們,旁敲側擊的這么打聽了一番,也只打聽到一點有關他們的消息。 這幫人收東西,不收見過光的。” 所謂“見過光”的意思就是正路上的來的東西,比如家傳收藏,拍賣行,古董行,甚至包括某些機構監守自盜的東西。 這些統統不沾手。 說白了,就是只碰明器,只跟土里出來的東西感興趣。 前幾十年,秦豫民間盜墓之風盛行,大量的漢墓和唐墓,遭到了大規模的盜掘和破壞。 “曾經有一位跟我在琉璃廠學徒時候就認識的老哥哥,就曾聽說這‘紫衣侯’。 他當初學成之后,想出來單干,于是就夾著包袱,沿著黃河兩岸一路往西走,沿途收點玩意兒。 后來到了洛京地界,經由當地同行介紹,去到當地的鬼市上碰碰運氣。 說來也巧,那天正好趕上有幾個當地的同行出貨,擺出幾件三彩壺。” “三彩壺?這東西竟然能擺在黑市里賣?” 白璐聽著都覺得不可思議。 三彩類制品,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那個時候這種器物并不是明器的代表,就是實用器和裝飾器物。 后來到了唐代,陶瓷燒制工藝大幅度提升,這種三彩釉陶器就徹底成了擺設,最后成了陪葬品的代名詞。 唐朝末年,它才慢慢失去了陪葬品的屬性,漸漸被用在了更多的地方。 “當年,全國上下就數洛京出土的唐三彩最多,黑市里擺這種東西很常見。擺出唐三彩不是為了交易,是為了表明身份,告訴來逛黑市的人,我這里有明器,有能力拿,咱們再搭茬。 你要只奔著這幾只三彩來問價,他們壓根不搭理你。” “嘿,又學到真東西了,這就是當年的買賣道兒啊。” 錢升贊嘆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