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陸勤齋這個人,還有當年發生的那段歷史,白璐不甚了解,林逸也只是知道一些,細節方面還是有所欠缺。 作為曾經經歷過這些往事的‘文古齋’岳掌柜的徒弟-王祥福,對這些內容自然是了解的更為仔細。 王大爺手里隨意取過一串小葉紫檀的佛珠,放在手里捻著,向他們兩人將當年的這樁往事,娓娓道來。 “相比洛京龍門石窟的“帝后禮佛圖”,陪葬在昭陵的“昭陵六駿”更早被外國人盯上.” 上個世紀初期,滿清的統治搖搖欲墜,八國聯軍大搖大擺的開進了紫禁城。 跟他們一起進來的,還有列強的國人們。 他們來到這塊土地上,可不是為了旅游,而是為了尋寶,他們經過這么多年的搶掠,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處處都有寶藏。 一群自詡漢學家的法蘭西老外,帶著攝影師一行人等,短短數月間,遍歷冀、魯、豫、秦、晉等省,考察文物古跡,歷時十個月。 游歷到了九嵕山昭陵的時候,將“昭陵六駿”的照片拍攝下來。 《昭陵六駿碑》,原來分東西兩行,陳列于昭陵北闕,頭皆朝南。西邊一行,從南至北,依次為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東邊一行,從南到北,依次為特勤驃、青騅、什伐赤。 這六塊碑,屬于浮雕石刻,為紀念六匹隨唐太宗征戰疆場的戰馬而刻制的。 據說這六駿的原畫出自大唐著名畫師-閻立本之手,上面有大書法家歐陽詢的書丹,還有太宗親筆題寫的贊語。 此前,它一直存在九嵕山上,只可惜它躲過了溫韜,躲過了黃巢,卻沒躲過這群老外的眼睛。 法蘭西商人格魯尚在看到自己人拍攝的照片之后,立刻對這六副浮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于是,他找到了琉璃廠古董商趙和芳,愿意出資將這“六駿”全部買下,帶回法蘭西。 趙和芳是琉璃廠有名的奸商,這種事他干的多了。 不過這一次,他比較貪心,想玩點把戲,來一手一魚兩吃。 當時,袁大頭剛登基不久,他的二兒子袁客紋在上京大興土木,想要給袁大頭修建一座宅邸。 動工之后,根據風水先生說,他這里缺少一樣鎮宅的石器,否則根基不穩,袁客紋一聽,便開始讓自己的“門客”四處尋找合適的東西。 當時這個趙和芳就想到了“昭陵六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