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錢升過去跟秦仁杰和當地項目上的負責人打了聲招呼。 按照林逸的安排,秦仁謙的靈柩暫時先停放在這,搭個臨時的喪棚供著。 周圍山路崎嶇,確切的安葬位置還沒有敲定,總不能找人扛著水晶棺跟在他們身后跑吧? 時間對林逸他們來說還算比較寬裕。 他們到香江救下秦家小少爺的時候,趕上秦仁謙“三七之期”。 按照喪葬習俗,祭拜亡靈,一般都是選擇一三五七的陽數,從他們離開香江到現在,馬上就是他的“四七”之日,雖然不用祭拜,那也得讓他先安頓下來。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還會經歷“五七、六七、七七”,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 如果在“七七之日”,還沒能找到合適的安葬地點,不能讓秦仁謙入土為安,那么,秦家跟死者有血親關系的人,都會因此受到牽連,到時候就算大羅金仙降世,也救不了他們。 對林逸他們來說,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來尋找這個風水寶地。 隨著他們不斷的深入開黎,進入爐山,秦仁杰的血珠慢慢趨于穩定,說明他們的方向沒有錯。 剛才又聽說這里是“四水繞三山”格局,說不定這里就是他們要找的風水吉壤,正好拜望一下這位曾經的黔州大儒。 秦仁杰從小接受的西式教育,對這種傳統文化的東西并不感興趣。 項目負責人當然是要陪在金主身邊,帶林逸他們去爬爐山的事,自然也就落到了萬雅的身上。 看得出,萬雅對這個工作非常滿意,因為不需要她去伺候酒局。 一行人大概收拾了一下,跟著萬雅去拜謁孫應鰲的陵墓。 全程都是崎嶇小路,不能開車,只能步行上山。 一路上,萬雅就像一個稱職的導游,嘴巴一刻都不帶停的,介紹著家鄉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 “我們這里除了生活著南苗族以外,還有侗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東彝族,還有一部分壯族,所以我們這里的節日特別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日,所以我們這里也被稱作‘百節之鄉’,要是你們能在這里多住一些時間,就能趕上‘侗年’,到時候殺豬宰羊,跳蘆笙、踩歌堂、斗牛特別熱鬧的。” 汪強舉著直播設備,一直拍著萬雅。 直播間里的lsp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這個小阿妹好像我的小學同桌,胖哥,幫我要個微信,我想核實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