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草長鶯飛二月天。’ 他默默咀嚼著這句詩,看向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樹木,這里...也許真的能帶給他一些靈感。 繼續往前走,他聞到了從湖中飄來的荷花香。 那種香氣該如何描述呢,如出水芙蓉般淡雅、如百合般純凈,隨風徐徐而來,香遠益清,沁人心脾。 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蓮香從鼻腔吸入、逐漸蔓延至整個肺部的感覺。 身體的廢氣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被全部排出體外,清新淡雅的味道縈繞在呼吸之間,是任何大牌香水都無法調制出的味道,令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 這是獨屬于大自然的饋贈。 “好好聞,真的好香。” “聞到這個味道我都不困了,今天我媽好早就把我叫起來,睡了一路。” “我們快走,去荷塘,據說那里有紅色的蓮花,特別好看!對了,還有好大好大的王蓮!” 兩個十幾歲的中學生手拉著手往前跑去,與潘恒擦肩而過,灑下一串爽朗的笑聲。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潘恒覺得自己也被感染了,甚至萌生出一抹期待。 紅色的荷花,他似乎還沒見過。 水上棧道人非常多,他踩著腳下的木板,感受著腳下‘吱嘎吱嘎’的聲音,木質的觸感確實與平地不一樣,有一種古樸的感覺,配上湖中的搖櫓船,頗有一種意境。 他所在的湖景下方是王蓮,葉片比他想象中還要大,呈邊緣上翹的圓盤狀,像是一個個綠色的小船散布在湖中,透過清澈的湖水能看到水下連接的根狀莖,將七八個葉片連在一起。 潘恒第一次知道王蓮其實不是浮在水面的葉片,而是一個巨大的族群。 他目前走的這條棧道,居然是一株王蓮的不同葉子。 這種視覺效果確實震撼。 即使是潘恒,也感受到了一種視覺上的沖擊。 “爸爸、爸爸,那是什么啊?”一個小孩子指著王蓮葉片旁邊淡紅色的花,回頭問他的父親:“是剛才見到的睡蓮嗎?” “不是,那是王蓮的花。” 男人顯然做了不少功課,將四五歲的孩子抱起來,指著介紹牌,“你看這里寫了,王蓮屬于睡蓮科,所以開的花和睡蓮很像。而且它的花三日三變,第一天是白色,第二天是淡紅色,第三天深紅色,被譽為善變女神。” “哦哦...爸爸你看,那邊也有,是白色的!還有那里,紅色的!” 孩子聽不太懂,卻睜大了眼睛去看從大片綠色中伸出的那幾株小小的‘睡蓮’。 它在巨大葉片的襯托下格外嬌小,卻透著精致與優雅,因時間的原因呈現出微微閉合的狀態,一層層花瓣向內收攏呈,綻放出不同的顏色,濃淡相宜,仿若茵茵草地上滾落的彩色寶石,顯得尤為珍貴。 潘恒跟著看過去,增長了不少見識。 作為年薪百萬的精英,他在面對普通人時常常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俯視感’。 畢竟從薪資上來講,他超過了全國99%的人,在公司更是地位超凡,連集團的高管都要給幾分面子。 但是在這里,拋棄了平日的身份和地位之后,聽著父親對兒子的科普、聽著周圍的歡聲笑語,潘恒的心靈突然感受到了一點觸動。 心中那點優越感也在逐漸消融。 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他甚至還不如一般人懂得多。 沿著木質棧道往前走,沿途的風景優美,更讓人覺得舒適的是植物園的氛圍。 雖然人流稍顯擁擠,但這里不像某些網紅景點一樣,游客一窩蜂地涌入,爭著搶著去某知名景點打卡拍照,各種吵嚷聲讓人心煩,徒留滿地狼藉。 這里的游客是真的把它當成一個植物園去瀏覽、去細細品味,在一晃一晃的搖櫓船上慢悠悠的前行,在木質棧道上查看植物的介紹,給浮躁的生活多了一點喘息的機會。 他沿途見到不少拿著專業相機拍攝的人,甚至還有在湖邊架著三腳架攝影的,光看那架勢就知道是專業的攝影師。 潘恒路過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了十分難忘的畫面。 一條渾身金燦燦、背部帶有黑色斑點的錦鯉從水面高高躍起,鱗片在日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在凌空飄落的水珠和人們的驚呼中,張口就要咬住正綻放著的荷花花瓣—— 然而下一瞬,錦鯉并未到達應有的高度,撲通一聲落入水中,濺起一陣水花,一圈一圈的漣漪在水面蕩開,透過清澈的水面能看到它搖首擺尾的姿態。 整個畫面只持續了一兩秒鐘,很多人根本來不及拍照。 然而沒過多久,又有一條通體火紅的錦鯉躍出,憑借著驚人的彈跳力成功咬住了花梗上方淡粉色的花瓣,然后心滿意足的落入了水中。 “是錦鯉咬蓮——” “咬住了,咬住了,快拍下來!” “幸好剛才沒關錄像,嘿嘿,等我截個小視頻發朋友圈。” “yes,拍到了!”旁邊的攝影師激動得嗓音都變了,反復確認著拍到的照片,神色癡迷。 和煦的日光中,紅色的錦鯉尾部挺直、鱗片耀眼,嘴邊咬著淡雅清麗的荷花,水珠晶瑩剔透,配上水面的倒影與碧綠渾圓的荷葉,景色簡直絕美! 攝影師捕捉的角度也十分完美,是能夠去參加攝影比賽的程度。 潘恒也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為自己的運氣感到慶幸。 但他不知道的是,這種少見的場面在花間集卻時有發生。 經過精心培育的荷花,花\\徑較一般更大,花瓣更大更肥厚,瓣型飽滿、清透如玉,不僅吸引著游客的目光,也讓錦鯉垂涎三尺,比小朋友手里的魚食更吸引它們。 可惜它們長得太高了,有些立葉和荷花甚至高出水面兩米有余,根本夠不到。 為了吃到美味的食物,錦鯉們也在拼命的‘進化’,其中有數條錦鯉搶食兇猛、發育完善,鱗片漂亮到近乎耀眼的程度,彈跳力絕佳,在不斷的嘗試中終于達成‘咬蓮’成就。 這也使得它們色彩越發純正、無一絲雜色,從外觀來看不遜于數千元的名貴品種,引得人們頻頻驚嘆。 再往前,潘恒見到了他們所說的紅色蓮花——中山紅臺。 花開時非常壯觀,從花心到外層足有上百枚花瓣,雄蕊極少,心皮全部瓣化,花瓣層層疊疊、一層接著一層,如同盛放的牡丹,色澤高貴艷麗,富麗堂皇,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 如果說這些只是視覺上的沖擊,那么來到竹林,潘恒則完全沉浸在了這種安靜與靜謐之中。 高聳的竹節遮住了光線,光影寥落,林間小徑通幽,不知通往何處,卻帶來一種神秘與幽靜之感。 竹葉搖晃時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富有韻律,時光慢悠悠的聲響中仿佛慢了下來,唯余清風拂過的聲音與蟲鳴聲。 在這里,所有的喧嘩和吵鬧都被隔離在外,聽不到任何嘈雜的聲音,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大自然的聲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