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9月底, 花間集終于迎來了50株稀有的‘萬維莎’睡蓮。 其中有3株據說是從曾經盛開過的雙色蓮根莖上分株而來。 雖說這種變異不可控,但不可否認會有一定的概率產生雙色,畢竟對這方面的研究國內仍處于比較模糊的階段。 在這50株睡蓮中, 葉晗挑選了那3株雙色蓮的后代、并兩株比較優質的睡蓮進行重點培養。 “萬維莎”作為世界睡蓮冠軍, 自然被系統評為了s級。 至此,5株s級植物全部集齊。 夜晚,葉晗打開窗戶呼吸著竹林的清香,閉上眼睛重重呼出一口氣。 這項艱難的任務終于完成了。 葉晗直到現在都覺得任務艱巨, 而且時間非常緊。 5株s級植物...若是沒有與研究院或是其他植物園達成合作,不知道要用怎樣的方法來完成。 好在, 一切已塵埃落定。 葉晗的心情輕松了很多, 打算借著明亮的月光出去走走。 從湖邊吹來的風吹亂了她鬢邊的碎發,與潮濕的水氣一起帶來陣陣涼意。 秋天到了。 葉晗低頭攏了攏身上的披肩,終于體驗到了一點入秋的感覺。 很舒服, 驅散了夏日的炎熱。 很快, 系統的聲音她腦海中響起: 【恭喜宿主完成進階任務四:于一個月內引進不少于200種、1000株花卉(其中s級植物不低于5株),并打造至少兩處特色景觀區。 任務獎勵:植物營養液*1,展覽溫室*1。請在光屏面板領取獎勵。】 植物營養液。 葉晗微微一笑,要不是為了它, 自己或許不會有如此強烈的動力。 她先領取了這份最需要的獎勵。 至于展覽溫室要建成什么樣子, 還要具體規劃一番。 雖說w04中存有各種先進的設計圖, 但葉晗還是覺得符合當前的科技水平比較好。 馬上要建成2000多平的展覽溫室,那不是一般的小展館,其他植物園也存在一些類似的建筑, 太過‘特立獨行’不是什么好事。 她現在已經很難解釋了。 想到自己背后所謂的‘投資人’,葉晗無奈一笑。 幸好有系統幫忙遮掩,不然早就露餡了。 思及此, 葉晗打算使用wo4的第一種設計模式——腦電波模式。 根據腦電波所產生的磁場,生成她腦海中任何想要的設計。 另一種形式的‘心想事成’。 建設玻璃花房的時候,她選擇的是第一種‘自編譯模式’,這種模式還從未嘗試過。 說實話,她其實對此有一點好奇。 葉晗回到宿舍,拿出筆開始在白紙上規劃起來。 2000多平的展覽溫室,面積很大,植物眾多,不可能一次填滿,目前她準備打造的有: 1、‘曇花一現’觀賞區。 目前有130多盆曇花,數量足夠,也是接下來游客觀賞的重點。 2、珍貴蘭花觀賞區。 目前只有5株,但物以稀為貴,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看到這種產自非洲的彗星蘭,更不要說是尚未面世的新品種。 起碼在w市是獨一份。 葉晗以后準備將一些不太常見的蘭花慢慢引入到這個區域,打造獨一無一的珍貴蘭花區。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好幾年。 3、睡蓮池。 新引進的兩種睡蓮合計150株,葉晗打算設計成一大一小兩個睡蓮池,分布在溫室前后,方便游客欣賞。 如果能培養出罕見的雙色睡蓮,那將是十分獨特的水景。 目前的觀賞區就這三個。 葉晗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三個區最多只能占到展館面積的三分之一。 加上搭配的其他蕨類、草本植物、造景的山石等等,大約一半左右。 前期來看,也足夠了。 畢竟展覽溫室面積太大,相當于一座小型公園,里面至少能容納3000-5000株植物,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補足的。 這方面沒有什么問題。 然而除了觀賞區的規劃之外,布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展覽溫室,相當于為植物構建了一座單獨的生態園。 其中不乏珍稀植物,要盡量讓植物與環境融為一體,打造更貼近自然的生態環境。 這樣一來,內部的各色山石、流水、假山、瀑布等必不可少,土壤肥沃,光照、溫度、濕度等自動調控系統也要配套齊全,共同打造適合植物生存的環境。 與此同時,展覽溫室也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游客步入其中,宛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這種‘原生態’環境,看到植物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狀態,體驗度更佳。 …… 可惜葉晗對于景點的規劃駕輕就熟,對園林設計和布景卻沒有任何經驗。 她在網上找了一些圖片。 看過后,深深覺得太過復雜。 室內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要布置得當,空間安排合理,既要保持良好的環境、又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觀賞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必須由專業人士設計進行打造。 即使在腦海中想象,葉晗也勉強只能勾勒出大概的畫面。 葉晗沉吟片刻,問系統:“如果我腦海中的想法不夠明晰,甚至某些地方不太合理,wo4也能識別么?” 系統:“可以。w04的鏈接其實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復刻。 它會在宿主原有的想法上自動進行補足和修正,生成更完美、更合理的方案,構建的設計模型也能進行修改。” 聽到系統的說明,葉晗忍不住露出笑容:“那就好。” w04不愧是高維智慧體,在它面前,一切困難都不再是困難。 這也就意味著——她即將擁有自己親手設計的展覽溫室! 真的很棒。 對于任何一個喜愛植物的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