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宏輝感受了一番馥郁的香氣之后,隨著人流往前走了幾步。 前面還有一株蘭花正在開放,同樣是他沒有見過的品種。 這株蘭花的花瓣好似白色的蝴蝶蘭,圓潤飽滿,飄逸自然,花瓣正中央點綴著細微的淡紫色斑點,像是蝶翼上的花紋,隨著溫室中吹拂的微風輕輕晃動,好似蝴蝶振翅,非常好看。 不過花朵底部的唇瓣形狀很是奇怪,像是一個口袋,有兩三公分的深度,肯定又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蘭花品種。 孫宏輝再次拿起手機將它拍了下來。 花間集的蘭花實在奇特,一個有長長的花距、一個有兜,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他巡視四周,找到了木樁附近的介紹牌。 “夢幻兜蘭,蘭科兜蘭屬,雜交種。 兜蘭因花朵底部的唇瓣像一個兜而得名,又名拖鞋蘭。‘兜’的作用是吸引昆蟲進去授粉,讓昆蟲在里面多轉幾圈,從而增加授粉的成功率。 原來如此,又長知識了。 孫宏輝將介紹牌也跟著拍下,看著‘長’在木樁上的優雅美麗的蘭花,越發覺得不虛此行。 若是沒有來花間集,這些奇特的蘭花或許一輩子都見不到。 尤其是兜蘭,他查了查資料,居然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花間集真是越來越厲害了,連如此珍貴的品種都有。 * 繼續往前走,孫宏輝在蘭花區的拱橋旁看到了標有‘熱帶雨林區’、‘食蟲植物區’、‘睡蓮池’的標識,分別指向不同的方向。 在欣賞了奇特的蘭花,其它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想去的觀賞點,很好的做到了人群的分流,同時又有漫步叢林的趣味性。 孫宏輝看向四周,圍欄和籬笆掩映下是一條條步行石鋪成的小徑,高大的熱帶植物和假山遮住了對面的景色,伴著空氣中彌漫的霧氣,莫名多了幾分神秘感。 下方是流水潺潺,石橋和木質棧道交錯而立,他站在指示牌前,感覺自己像是在森林中選擇前進的方向。 他看了一眼牌子,決定去往前面的睡蓮池,從后方一直繞去對面,不遺漏任何一處場景。 睡蓮池,不知道這邊的睡蓮池又是什么樣的睡蓮。 帶著一抹期待,他走過五六米的拱橋,在水流聲中來到了另一個睡蓮池旁。 沒想到這里的游客特別多,里三層外三層地將睡蓮池圍了個水泄不通。 很多游客都在拿著手機拍照,贊嘆聲不絕于耳。 “天哪,是雙色睡蓮!”有個女生語氣興奮地給朋友發語音,“發過去的圖片你看到了嗎,花間集這兒開出了雙色睡蓮——” “品種叫做‘萬維莎’,獲得過世界睡蓮冠軍。它開出雙色蓮的概率是五萬分之一!” “真的超級好看,啊啊啊,我真是太幸運了。” …… 孫宏輝沿著人流往里走,借著身高優勢隱隱看到了睡蓮池中一抹紅黃交織的倩影,但看不清楚。 好在展覽溫室的景點眾多,又有智能系統的提醒,很多游客在欣賞完睡蓮后去往下一個景觀區,給了他進入內圈的機會。 五分鐘后,孫宏輝終于成功擠入人群,站在睡蓮池的第二圈中。 這里的睡蓮池比入口處面積小了近三分之一,在適宜的溫度下,五十株萬維莎睡蓮有大半皆已開放,碧綠的葉片交疊著鋪滿水面。 挺水開放的‘萬維莎’睡蓮呈現出艷麗的紅色,有些為橘紅色,層層花瓣綻開,花型較大,色澤鮮艷,如同散落在水中的一顆顆紅寶石。 而在水池的中央開放著一株與眾不同的睡蓮,不是單一的顏色,而是極為罕見的雙色。 它的左半邊為橘紅、右半邊為金黃色,花瓣色澤明艷,脈絡清晰可見,兩種不同的顏色剛好從中間分開,如一條筆直的切割線將其分成兩半,涇渭分明,謂之“鴛鴦蓮花”。 萬維莎的雙色屬于變異現象,不可人為控制,故而十分罕見,僅有五萬分之一的概率能出現雙色。 但最難得的是,眼前的這朵萬維莎兩種顏色區分得恰到好處,各占一半,連花瓣的數量和綻開的幅度都分毫不差,如此完美的變異現象比雙色還要罕見,堪稱獨一無二! 五萬分之一的概率 x 均勻雙色,其概率無限趨近于0,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夠培育出這樣的雙色睡蓮。 這50株‘萬維莎’睡蓮為s市植物園用以交換王蓮的品種,原本為s市植物園獨有,十分珍貴。 由泰國睡蓮專家和日本睡蓮專家共同培育而成,享有‘世界睡蓮冠軍’稱號,對方花費較高資金從國外引進,還請了相關專家進行指導培育。 s市植物園作為唯一的培育基地,培養了近萬株‘萬維莎’睡蓮,加上這幾年的塊莖繁殖,數量更為龐大。 然而數量如此巨大的睡蓮池,去年僅開出了3朵雙色蓮。 其中有兩朵屬于紫紅色的花瓣、乳黃色的輻射狀條紋,非單純的花瓣雙色;真正的花瓣雙色只有一朵,橙紅色占了三分之二、黃色占了三分之一,即使如此,依然引得大量游客前來觀看。 而花間集僅僅引進了50株‘萬維莎’睡蓮,卻已經培養出一株罕見的變異雙色,相當于將概率提高了一千倍! 不僅如此,其培育出的是最為罕見的均勻雙色‘鴛鴦蓮花’,在盛開的第一天直接沖上熱搜,引得游客蜂擁而至。 在其他景區蕭條不已、游客青黃不接的初冬時期,花間集卻依然火熱,人數甚至超過了十一黃金周的兩倍,可謂羨煞旁人。 趕來的游客無不為‘萬維莎’的美貌所驚嘆,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