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日百里尋帶著芷卉忽然回來了,他門兩個傳信給我,說要劫法場救父親和兄弟。當時芷卉已有身孕,他們兩個在外的那些日子,已經(jīng)拜了天地成了夫妻。我攔住了他們,因為父皇早就在法場布好了天羅地網(wǎng),就等著百里家的人跳進去。我不能讓芷卉的孩子也和我的孩子一樣,一出生就沒了父親。” “燕君打算將百里家的人殺光?” “我也曾當面問過他這個問題。他竟當著我的面毫不避諱地說,若不殺光,日后百里家就會來尋仇。斬草不除根,乃大患。” 白承之沉默了許久,他以為大燕國的皇帝是仁義的,畢竟六國盛傳的關于燕君的那些故事,無不在說他的仁慈,卻不想這世上沒有哪個皇帝在皇權的控制之下會心慈手軟。 “我讓芷卉攔住了百里尋,百里尋最終沒截法場。可我知父皇殺百里藏山的決心已定,百里藏山之死,已是定局。我便讓陳月如幫忙,行偷梁換柱之事。他給一個死囚易了容,裝扮成百里辰的模樣,為百里家留下了一子。否則,我怕扶搖有朝一日回來,我沒法給他交代。” “監(jiān)察院院長陳月如?” 太女點頭,“監(jiān)察院的設立是扶搖提出的,那時陳月如已在監(jiān)察院任職,他對扶搖和百里家心存感激,愿意鋌而走險。” “那個百里辰,被救了出來?” 太女深深一嘆,撫袖擦了擦眼角的淚。“那時父皇以為,百里家正統(tǒng)血脈已除,逃走的百里尋不足為懼,百里家的威脅已然不再。他放了心,也對我的孩子放松了警惕,甚至多了幾分疼愛和憐惜。” 太女打量著白承之,伸手撫平他微皺的額頭。 “可我對他的這種疼愛感覺恐懼。他每次抱著孩子,逗孩子笑,我都感惡心。我的孩子似乎能分清好壞,他從不對父皇笑,即便父皇如何放下身段,他都不笑。久而久之,父皇就不來看他了。我怕父皇有朝一日對我僅存的孩子動手,所以我決定,不能再任人宰割,我得重新站起來!” 白承之的雙手握成拳,他的腦海里似乎隱隱有了小時候模糊的影子。 或許那不是他的記憶,只是根據(jù)太女的描述想象出來的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