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隊伍分為三隊,都排了老長,好幾百米的樣子。 何老相爺想派人去打聽,左右一看,不是女人就是小孩,一時之間,竟是找不到幾個可用之人了。 女人何老相爺用起來不便,男的十三以上都被征入伍,剩下的就只有些毛孩子了,大的也不過八九歲罷了。 最后挑挑撿撿,好歹選出兩個看起來還算機(jī)靈的小子派了出去。 打聽消息這事難度不高,很快那兩小子就帶著消息回來了。 這三列隊伍一隊是分發(fā)東西的,被子什么的生活用品;一隊是施粥的;還有一隊則是負(fù)責(zé)登記安排臨時帳篷的。 要說清楚是哪家的,都有誰入伍了。 只有家里有男子入伍的,才能得到安置。也不要想著說謊,這名單是要同許州軍核對的,一旦查出來說謊,整個許州都不會再有地方肯接收了。 何老相爺繼續(xù)問:“登記是要本人親至還是一家派一個代表就行了?領(lǐng)東西、領(lǐng)粥需要什么手續(xù)?能不能同時進(jìn)行啊?” 兩小廝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何老相爺嘆了口氣,若是得力的管事長隨還在這,哪會連這點兒小事也辦不好,還需要他來操心? 但如今也別無他法,只能慢慢教了。 至于另買得力的仆從,何老相爺暫時就不考慮了。如今家里人少了許多,丫頭仆婦們都在,后院不會缺人。男主子基本都走了,也就他這個老的和幾個小的,也不需要太多人服侍。小公子那里缺人,撿幾個仆婦婆子也服侍著也能將就。 貿(mào)然進(jìn)人,不了解底細(xì),品行不好的話,反而容易平生禍端。 何老相爺打發(fā)了小子們再去探,又安排何家的車馬靠邊停靠,聚在一起清點人數(shù),不要一亂誰丟了也不知道。 何家正在忙活,突然聽到一陣哭聲。 原來是逃難的一清秀少婦帶著婆婆和七八歲左右的雙胎女兒在那里哭求,請求通融一下。 少婦十分哀婉,哭訴她們家里男人死了,只有女人沒有男人了。 衙役說了幾次見她仍然不聽,糾纏不休,火氣就上來了,不耐煩地將她們推搡在地。 女人和孩子們的哭聲凄切,令人不忍。 旁邊就有人悄悄給她出主意,讓她們可以找個人家自賣自身,到時候跟著主家不就有了著落。 這樣干的不在少數(shù)。 邊上跪著一溜兒的呢,都是自賣的, 也有些管事模樣地,在那里挑人——都是城里來的,逃難的都這個時候了,哪里有心情買什么人。 這少婦模樣不錯,收拾得干凈,看著像個講究的,年歲也不大。兩個女兒還是雙胎,十分可愛罕見,一看就極討人喜歡的。 她們要找個人家為奴應(yīng)是不難。 那少婦感激不盡,當(dāng)下就帶著婆婆女兒跪在一邊自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