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五姑母的親筆字跡,信上說,前些日子淮州確實是出了一位許進士。那許銘舟原本是淮州一個小縣城的人,接到葉寧語的來信后,她便派人去許銘舟老家查探了一番,才得知許銘舟的身世也算凄慘。 他父母無子,當年兩人在后山撿到了一個男嬰,便將其抱回去悉心養著。這件事全村人都知道,以至于許銘舟從上村學開始,就被同村的孩子喚作‘山娃’。 后來,許銘舟考中舉人的那年,父母竟先后重病死了。十七歲的許銘舟靠著鄉親們的接濟,一路帶著極少的盤纏從淮州來了大都參加會試。 原本這些事只有許銘舟老家那個村子里的人知道,后來他中狀元的事傳到淮州,當地太守和知縣親自前往那個村子,才發現今科狀元不僅沒有衣錦還鄉,而且家人也都不在了。不免唏噓感慨一番后,獎勵了當地的村學和當年給許銘舟開蒙的夫子。 至于許銘舟的身世,信中沒有提及過多。只說村里人只知道那孩子是被人丟棄在后山的,至于是被誰丟棄的,恐怕連他的養父母也未必知道。 葉寧語愣愣地拿著那封信看了許久,心中疑惑頓生。 許銘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孩子,還是父母撿來的。從五姑母的信里來看,這人從小便是沉穩的性子,而且一心讀書,并未與人有過什么過節,也沒有結識冤家仇人。 那么到底是誰三番兩次對許銘舟動手,看樣子還是從淮州追到大都。 既然是在淮州就動過手,五姑母在信中又并未提及,只能說明這群人在淮州動手的動靜不大,沒有讓人發覺。 上次葉安崢跟著許銘舟一起受傷,葉永和查出來那群出手的人是一群“黑子”。葉寧語后來順著葉永和的線索往下查,竟查出了一個讓她詫異的結果。 買通那群“黑子”的竟然是梁人! 雖然黑子并未將這個結果直接說出來,可根據他們的描述,葉寧語確信是梁人無疑。 許銘舟怎么會和梁人扯上關系?若說他是在中了狀元之后才遇到的梁人,那倒也說得過去。可他偏偏在淮州時,似乎就已經沾染上這幫人了。那個時候,他只是一個落魄書生。 想起第一次看到許銘舟時,他典當的那個玉佩,葉寧語就覺得其中的事并不簡單。那個玉佩是他的,還是別人的?若是他的…… 想通了一個疑惑,還有無數個疑惑在等著她。葉寧語覺得,她或許應該再去見見這個人。 方管家不知什么時候已經退了出去。葉寧語還在出神想著,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