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隆本以為,這一仗打的再差,也是有來有往的,甚至能狠狠教訓秦墨一下。 讓秦墨知道,什么叫做姜還是老的辣。 可他沒想到啊,幾乎是被壓著打。 那可是四十萬的兵力,被十幾萬人打沒了一半。 而對方的損失,卻是微乎其微。 這讓他如何能接受。 秦墨這會兒一定在偷笑吧? 那狗東西肯定在背地里說他。 想到這里,心口一陣絞痛。 “父皇,兒臣以為,不如先撤兵,鎮守重要的關隘。”十四歲的阿嗣已經開始變聲,嘴角也開始多了一些黑須,公鴨般的嗓音中,滿是無奈,“明賊武器遠勝過我們,不是我們不行,是這些武器對咱們形成了壓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咱們手中的槍炮不如人家,自然要挨打。 所以,咱們要鉚足了勁去研究新武器,扳回頹勢。 兒臣相信,只要咱們武器跟上,必然能夠打贏明賊。 這兩年額,兒臣在皇家軍事學院也學了不少,雖然沒上過戰場,卻也知道,戰爭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那種騎馬硬碰硬了。 火器的出現,進一步的改變了戰爭的格局。 未來,誰的武器更先進,誰就更有話語權。 所以,咱們也要加大在武器上的研發,再不濟,也要有威懾明賊,讓他們不敢踏足大乾。 比如鋼鐵大船,又比如電,這些都是咱們不具備的。 還有威力更強大的炮彈,射速更快的槍械。 未來不是誰糧食多,誰人口多,誰國力渾厚就一定能贏的。 所以,這一仗也給了咱們一個教訓,不能繼續抱著天朝上國的驕傲活下去了。 咱們要奮起反抗,咱們要努力!” 阿嗣擲地有聲的道:“一時的輸贏不算什么,兒臣還年輕,大明國祚還不過百。 咱們三代皇帝都不是昏君,難道還能亡在兒臣手里? 百姓歸心,四海臣服,百姓是支持咱們的。 所以,咱們應該更有決心才是。 明賊只攻西域,不將戰火波及過來,咱們不必感恩,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虧。 咱們應該更加努力研發武器才是。 就算現在他們不打過來,難保未來十幾年,二十年,他們沒有這個心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