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的人留下了名聲,那么似魏忠這樣的人呢? 除了自己,還有人記得他嗎? 還有人記得,那個跟在太祖皇帝身邊的太監嗎? 也許歷史書上,都不會有這個人。 可他卻是實打實存在的。 這一刻,他突然明白,為什么秦墨要寫《大明實錄》了。 李世隆咬牙道:“就你能寫,朕不能寫?你寫大明實錄罵朕,朕就寫《大乾實錄》罵你!” 說干就干,李世隆拿起筆,渾身滿是干勁,就好似此刻,秦墨就在他跟前一樣,他要對秦墨,口誅筆伐。 幾天后,魏忠下葬了,李世隆追封他為忠義王,也開了大乾的先例。 太監封王,魏忠也算是幾百年來頭一例了。 就算是歷史上,那都是數得著的。 歷史上該有他的名字。 而他的名便是:忠! 他覺得,魏忠死得其所了,一個太監,活的比健全人還要精彩。 他也沒有吝嗇,在大乾實錄里,頗費了一些文筆去寫這個人。 魏忠,真的很忠。 李世隆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在碰見第二如此忠的人了。 高士蓮本有機會的,只是可惜了。 房子里少了一個人,夫妻二人的生活更加的平淡了。 但是這種平淡,讓李世隆更加的心靜。 他回顧了自己的一生。 看到了那個不可一世的自己,也看到了忍氣吞聲的自己,還有磨平棱角后,平平淡淡的自己。 他將書送進了皇宮,給阿嗣寫了一張紙條。 阿嗣看完這本書后,什么也沒說,只是下令刊發天下。 七日后,《大乾實錄》名動天下。 后世史學家,將《大明實錄》和《大乾實錄》兩部書,奉為史家經典之最! 而就在李世隆忙于寫書種地的時候,新的危機悄然降臨,大明駐大乾鴻臚館,再次受到了襲擊,這一次不單單是大明鴻臚館的官員出現了傷亡,就連前來辦理出國證件的百姓也死了幾個。 事發后,阿嗣震怒,“都是干什么吃的,同樣的事情,發生了兩次,六扇門的人沒了秦墨帶領,全都成擺設了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