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讓所有人入局,并且維持這規矩,就要讓他們知道,參與規矩,能夠獲得公平。 而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大明的威脅下過活。 長久以往,只會讓咱們大明失了人心。” “說的不錯!”竇玄齡捋了捋胡須,神情稍緩。 杜敬明也附和道:“老程言之有理啊。” 程三斧笑了笑,“若是往小了說,那就是大乾的內務,國家興盛,皆系于帝王之身,帝王若昏聵,則家國不寧。 眼下大乾小皇帝已現昏聵之像,這對咱們來說,是好事。 就是委屈了公主,受此委屈。 可眼下咱們并不清楚,公主是否要回來,若是他們有和好的可能呢? 所以,臣從這幾個方面分析,應該先問公主的意愿,然后在看大乾的態度,咱們先禮后兵。 若是大乾繼續如此,那便發兵,沒什么好談的。 大國的威嚴不可妥協,而且要一道和世界各國聲討大乾。 折其羽翼,打擊其威嚴,大乾又出了這等昏聵的皇帝,要不了兩年,大乾就會日暮西山,不斷的走下坡路。 待過個三五年,乃至十年,國內弊端四起,屆時都不用咱們出手,大乾國內必然四出起義! 那時候,咱們大明占據正義,拿捏大乾不過翻掌之間。 是取也好,是扶持一個新國也好。 都任由咱們說了算。” 說到這里,程三斧退了回去。 眾人都被程三斧的話給震住了。 這何等毒辣的計謀! 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場的人又有幾個是傻子? 這計劃若是細分,那就是一層層瓦解大乾的謀略啊。 出兵固然痛快,但是能夠用最小的代價,謀取更多的利益,豈不快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