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下子鐵聲終于坐不住了。 ………… ………… “加油!” “謝謝!” 楊陽在場邊跟隊友握手后,相互拍了拍肩膀,把球隊的前鋒萬城給替換下場。 這是主教練鐵聲對楊陽做出的安排,上場之后他在前場可以充當自由人的角色,讓他去發揮,而球隊其他人也都會盡力去配合他。 楊陽迅速跑進場內,沿途路過隊友時,他可以感受到對方眼神里中的詢問和疑惑。 彼此都不了解,也不熟悉,只是在下午開賽前會議的時候見了一面,相互介紹了一下。 他們對楊陽都太陌生了。 楊陽對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前在阿賈克斯,青年隊和一線隊的戰術體系很接近,他可以做到無縫銜接,但他對國青隊目前的打法也只有一個大致上的認識,依舊還是很生疏。 哥倫比亞顯然也知道楊陽,對這名前幾天才剛剛在歐冠決賽攻入絕殺球的中國球員頗為忌憚,在楊陽上場之后,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加強對楊陽的防守。 可到底是青年隊,在楊陽看來,對方的防守空當很大,很容易就跑出空當。 上場的第一腳觸球來自中場隊友的傳球,當時楊陽往回撤,帶出了防守球員,正打算轉身快速前插的時候,隊友卻直接把球傳到了他的腳下,這導致他隨后的一連串動作都卡殼了。 停住球,楊陽被身后的防守球員頂住了,不得已只能回傳。 第二次傳球稍好,來自陳滔右路的斜傳,只是提前量沒有給足,楊陽被迫減速停球后再突然加速,但效果已經大打折扣,可楊陽依舊還是在禁區前沿護住球,橫傳給了右路的陳滔傳中,只是沒能制造威脅。 隨后的幾次配合依舊很不流暢,出現了幾次失誤,不說被哥倫比亞打反擊,就連楊陽自己也都踢得挺累的,他倒不覺得是隊友的能力問題,而是他們都比較缺乏跑動接應。 也不是說球員不跑,相反的,每一個人都跑得很積極,只是沒有圍繞著拿球的隊友跑動,形成有效的接應點。 沒有足夠的接應點,持球者的出球選擇就少,失誤自然就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隊友傳球時很少去考慮接球者的下一步動作,他們只是單純地想把球傳給隊友,沒有考慮別的。 楊陽自己也曾經是這樣,所以他能夠理解隊友此時此刻的心情。 他們不是努力,不是不想傳好球,而是他們不懂得要怎么做。 想到這里,楊陽心中浮現起了一個念頭,既然哥倫比亞這么重視他,那他干脆就專門負責吸引防守注意力,為隊友拉開防線制造機會。 正好趁此機會,利用哥倫比亞的球員來練練自己的停球。 ………… ………… 改變了思路后,楊陽依舊還是跑得很積極,而且每一次都跑到了對方的空當處接球,吸引防守注意力后再把球傳給防守薄弱區域的隊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