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 “各位,看到了沒有,韓國人一點都不可怕。” 場邊慶祝的人群里,楊陽用力地鼓勵著自己的隊友。 “我們不要管以前成績怎么樣,也不要去理會外界怎么說,從今晚開始,從這一場比賽開始,我們要成為韓國的噩夢!” “過去,我們有多怕韓國隊,往后,就讓要韓國隊有多怕我們!” “讓恐中癥成為韓國球隊的噩夢!” 球員們大聲叫好。 ………… ………… 一粒進球,徹底改變了場上的局勢。 韓國隊賽前信心十足地想要擊敗中國隊,狠話已經放出去了,但到了比賽場上,他們卻突然發現,中國隊今天卻表現得比以往更加頑強,更加沉穩。 反倒是先丟球,讓韓國隊變得有些著急。 局部逼搶,這是韓國隊一貫以來的優勢,從當年希丁克執教韓國隊開始,帶來了荷蘭式的逼搶壓迫后,韓國隊就一直把這個特點視為傳統。 通過局部逼搶,韓國隊總能夠建立起局部區域的人數優勢,進而轉化為攻防中的優勢。 但中國隊在進球領先之后,卻依舊還是穩扎穩打地退守,專注地打起防守反擊。 剛開始,韓國隊還能沉得住氣,可隨著比賽的進行,漸漸地,他們也開始變得急躁了起來。 尤其是接連未能敲開中國隊的防守陣勢,讓他們有些心急。 反觀中國隊,一球領先在手,越踢越有信心,幾次反擊都打得有聲有色。 尤其是在第二十四分鐘的一次反擊,楊陽單槍匹馬中路帶球突擊,一個人攪得韓國隊整條防線都亂成一團,但可惜,中路跟上來的朱廷沒能把握住最后一腳射門,直接打高了。 從局部的技術細節來看,中國隊還是不如對手。 但在你來我往的來回拉鋸戰后,韓國隊也終于還是暴露出了破綻。 第三十八分鐘,中國隊獲得了一次后場右側界外球的機會。 楊陽主動跑到了右邊路來接應隊友傳球后,在右側面對韓國隊的防守時,一次漂亮的人球分過,人繞到場外追上皮球后,帶球長驅直入。 連續過掉了對方三名防守球員后,在門前面對出擊門將,輕巧推射,又一次攻破了韓國隊的球門,這一次堪稱絕殺! …… “我的天啊,連過四人!連過四人!” “楊陽!偉大的楊陽!” “我現在真的有種頂禮膜拜的沖動!” “我相信,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也一定跟我一樣激動,我們中國足球真的擁有了一名不世出的天才,我們中國足球終于擁有了一名具備世界頂級球星潛力的球員。” “楊陽,一名即將年滿十八歲的球員,他簡直就像是足球場上的奇跡一般,總是給我們帶來意外和驚喜。” “請原諒我的失態,但我現在真的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此時此刻的激動心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