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紛紛附和,“請陛下明察!” 李世隆猛地反應過來。 那孽子,境將罪己詔全國刊發,甚至還在內容里加入了‘請辭’如此惡劣的話。 百姓也好,裙撐也罷,他們哪里知道發生了什么? 說李越耍心眼,他這么做,只需要自己一個點頭,就全毀了。 說他沒耍心眼,卻將自己逼的沒辦法。 這軟刀子抽的他著實難受。 他不像李新和李智那般,連反抗都是束手就擒的那種。 一時間,他是又氣又無奈,“報紙呢,拿來!” 公孫無忌將報紙奉上,高士蓮連忙遞了上去,李世隆這一看,氣的狂拍案牘,“孽子,朕不過罵了他兩句,他便與朕慪氣,脫服棄印,一頭扎進了道館中。 他是在威脅朕嗎? 朕這個老子,難道還說不得他,罰不得他嗎?” 事發太突然,就連公孫無忌都沒有摸清楚事情的脈絡,但是眼下保李新是肯定沒錯的。 “老子罵兒子,打兒子,天經地義,不過陛下,這些日子以來,太子殿下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公孫無忌斟酌道:“雖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人力有窮時。 處于那個位置,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的放大。 有百官監督著,有百姓看著,微臣自問沒有這般好的心態。 不過,殿下罪己詔不是什么大事,反倒顯得誠心。 只是請辭二字是萬萬不能提起的。 若太子庸碌無為,不得民心,也就罷了。 可太子殿下在民間深受百姓愛戴,嶺南三道那些被解放的百姓,哪一個不對太子殿下感恩戴德? 若是有誤會,當面說開便是了,萬不能賭一時之氣!” 李越近些日子昏招頻出,但是架不住民間的支持多。 不管是昔日災年,進京的災民,還是兵災之年,破除世家,解放嶺南三道時攢下的威望,都不允許李越如此不明不白的請辭。 罪己詔算個屁,又有幾個皇帝沒有罪己詔過? 李世隆氣的不行,他明白了,這邊是那孽子的辦法。 是想讓自己看看,他到底有多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愛戴。 站在父親的角度,這種慪氣,他倒是覺得挺欣賞的。 雖然用錯了方法。 可站在皇帝的角度,這就是挑釁,是死不悔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