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鹽利-《大明風流什么時候更新》
第(2/3)頁
前門大街上人頭攢動,行人熙熙攘攘,與朝陽門內外云集的飯莊,酒樓,青樓妓館不同。
這里卻是小商鋪,雜貨鋪林立的平民區。
街道兩旁是密密麻麻的小商鋪,售賣著百萬人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紅燭黃紙,婚喪嫁娶所需物品一應俱全。
而沈烈沉著臉,穿著御賜飛魚服,帶著一行人在長街上快步前行,在晌午時分來到了一家大鹽鋪門前。
殺氣騰騰。
而周圍行人紛紛閃避,躲在遠處議論著……
巷子里。
則有幾個負責盯梢的東廠番子,帶著長隨快步趕來,向著沈烈,田洪等人行禮報告。
“參見大人。”
沈烈點點頭,輕聲道:“李槐呢?”
幾個番子向著那大鹽鋪使了個眼色,輕聲道:“在里面吶。”
沈烈便站在大太陽底下。
抬起頭。
用森森目光看著“蒲州鹽行”四個金燦燦的大字。
沈烈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
現如今。
這可是整個京城最大的鹽鋪,而整個京城總共有多少鹽鋪吶,大大小小至少上千家。
正如《大明會典》所言。
“天下鹽商不止數萬家,天下鹽店不止數萬處。”
世人皆知鹽業暴利,可到底暴利到什么程度吶?
絕對超過后人的想象!
從盛唐開始后的悠悠歲月里,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誰占據了鹽業貿易,誰便可以富甲天下。
從大明早期的富可敵國的揚州鹽商,到晉商崛起后的蒲州首富,無不是富可敵國!
這古時候的鹽商呀。
真是窮的就只剩下鹽和錢了。
并且不管是歷朝歷代,哪一個時期,這鹽業以及鹽業帶來的賦稅,可都是一個王朝的命根子。
“天下之賦,鹽利其半。”
早在盛唐,鹽業的發展就已經相當興盛了,當時鹽稅已然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這些鹽商繳納的鹽稅數額大,不管是皇上修建宮殿、還是朝廷補充軍餉,都得靠鹽稅。
有時甚至可以抵當朝廷官員一整個月的俸祿。
宋朝也是如此。
甚至精明的宋人還發明了鹽引,還是宋代頭號大奸臣蔡京發明的……
甚至于。
這個極為天才的大奸臣,還將鹽引分成了長期鹽引,以及一年期的鹽引,半年期的鹽引。
這是什么?
這分明便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債!
從盛唐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灵武市|
抚宁县|
大余县|
通城县|
天镇县|
陈巴尔虎旗|
苏尼特左旗|
依兰县|
健康|
思南县|
宕昌县|
新建县|
土默特左旗|
内乡县|
汉阴县|
油尖旺区|
平利县|
栾川县|
加查县|
江油市|
兴义市|
会理县|
沙湾县|
惠州市|
乳源|
阿克苏市|
新干县|
馆陶县|
新安县|
墨玉县|
仙游县|
广汉市|
敦化市|
浠水县|
吉首市|
石门县|
长宁县|
共和县|
鸡泽县|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