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方陽神色有些異樣,手頭拿著一份報紙,“喬書記,您先看看今天的報紙。” 陳方陽手上拿的是今天的江東日報,他已經翻到了第二版頭條,喬梁疑惑地看了看陳方陽,接過報紙。 映入眼簾的是一行醒目的標題‘組織人事工作容不得胡來!’。 一看到這樣簡單直接并且批判性十足的標題,喬梁眉頭就皺了起來,這種比較尖銳的標題,在省日報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喬梁很快就看起了正文,臉色慢慢陰沉了下來。 原來,報道正文寫的正是縣經濟開發區接下來要實行競聘上崗的事,這篇文章不知道是出自誰之手,對組織人事工作無疑是十分熟悉,相關文件和政策可謂是信手拈來,從制度上直陳要害,闡明利弊,句句不帶批評,但卻又句句直指喬梁這個一把手做事霸道,獨斷專行,沒有經過班子會議的集體決策,個人擅權專斷……通篇文章下來,看得喬梁都不得不佩服,寫這文章的人是高手! 看到最后,喬梁還特地去看了看文章的署名,上面寫的顯然是筆名,而不是真實名字。 “呵呵,好文啊,看得我頭皮發麻,這是一篇振聾發聵的文章嘛。”喬梁把報紙放到桌上笑道。 陳方陽這會再傻也知道喬梁是在說反話,這篇文章就是批評喬梁這個縣書記的,喬梁會真心稱贊才怪,最主要的是文章還能被安排在第二版頭條上,這釋放出的信號可就非同小可了。 “寫這文章的人很厲害嘛,方陽同志,你去打聽打聽,這個筆名叫‘東正聲’的人是誰。”喬梁冷聲道。 “喬書記,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鄭部長恰好知道是誰,他說這個筆名是以前的省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黃勇盛,對方已經退休了七八年了。”陳方陽答道,他口中的鄭部長是縣組織部部長鄭雙巖,他剛剛乍一看到文章就猜到寫這篇文章的人可能是組織系統的人,立刻找鄭雙巖了解情況,還真讓他猜對了,寫文章的人正是黃勇盛,鄭雙巖長期在組織系統工作,恰好知道對方的這個筆名。 黃勇盛?喬梁聽到這個名字,著實沒太多的印象,一個已經退休七八年的老干部,喬梁不可能知道,他那時候也還是個小人物,省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離他太遙遠了,喬梁還真沒留意到。 但這會,喬梁心念急轉,已經將一些事情聯系到了一起,神色冷峻,“看來有人比我們還早想到了一步嘛,提前從宣傳輿論上來反制我們了。” 陳方陽苦笑著點頭,前天晚上喬梁剛從外面帶隊考察回來,他跟喬梁提醒開發區的事,喬梁就讓他跟縣組織部、宣傳部碰一碰,出幾篇宣發文章,結果倒好,他們這邊文章還沒出來呢,人家已經在省日報上先一步搶先了,而是還是請動了以前省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這樣的退休老干部來寫這篇文章。 “喬書記,這篇文章寫出來,影響怕是不小,要不開發區管委會班子實行競聘上崗的事,先緩一緩?” 陳方陽說完,似乎怕喬梁生氣,又趕緊補充了一句,“當然,這事也不是不做,只不過咱們循序漸進的來,不要一下子步伐邁得那么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