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只希望這位攝政王不要不懂裝懂,不要胡亂指揮,能將造船的這個專業的事交給鄒家專業的人來做。 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原本有些擔憂,但現在鄒志鵬卻放心了少許。 畢竟剛才發生的那么大的事,攝政王都能一筆帶過,都能迅速的放下那事前往船塢,這說明在攝政王的心里,他并沒有放下這件正經事。 這也說明他對造船之事極為看重,或許便不會胡亂的指手畫腳。 顯然鄒志鵬想多了。 此刻一路默默而行的李辰安正在搜尋著他的記憶。 對于船塢該如何修建他是不懂的。 對于戰船該如何建造,他也是不懂的。 但前世曾經見過。 只是前世的那些東西顯然并不適合這個世界。 前世是工業高度發達的社會,而這里……卻還是極為落后的一個時代。 大型的機械肯定是弄不出的。 那就只能借鑒。 畢竟也是領先這個世界千年的文明,總是有可取之處的。 自己大可以提一些建議,許能啟迪鄒氏這些匠人們的思維,許能促進造船業更快速的進步。 造船是一件大事! 在這樣的世界,水運是最有效率也是成本最低的運載方式。 另外,遙遙領先于別國的戰船,一來能為以后的大航運保駕護航,二來……既能防御本土,若要對外戰爭,也能對能夠抵達的敵國帶去火力上的壓制。 至于大航海的開啟…… 這有些遙遠,李辰安僅僅一想,便沒有多想。 就這么一路而行,李辰安的視線里出現了臨水湖邊的那處破敗的船塢。 這個船塢很大。 岸邊散布著破舊的帆篷、木工工坊,還有堆積的幾近腐爛的木材和麻繩等等。 一條頗為寬闊的溝渠從湖中引出,溝渠的兩旁還有許多東倒西歪的木頭架子。 就在這溝渠的另一頭,還有長長的一排長滿了青苔的幾近倒塌的房舍,想來是工匠們曾經的住所或者倉庫之類。 站在靠近船塢的一處高地,李辰安仔細的看了看,腦子里一番搜尋,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上一世的船舶發展的簡史。 記得并不是太清楚,依稀還有些印象。 猶記得大致是在戰國時候,那時的船舶多為木質船,包括平底船、帆船、筏船等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