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劍宮。 這原本是杜氏族學的名字。 歷史之悠久尚在大唐帝國之上,杜氏尚未建國,且沒有成為關(guān)中豪門之前,還只是眉縣一個普通家族的時候,劍宮便就存在了。 準確地說,劍宮乃是杜氏的起家之本。 傳說中,杜家并非關(guān)中人士,而是來自貝葉城,貝葉城位于天山西邊,在西域的西邊,距離長安不知幾萬里。許久前,西域戰(zhàn)亂,有異教徒揮動彎刀而來,杜家被迫離開貝葉城,一路向東,想要回到傳說中的故鄉(xiāng),那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 是的,杜家一直是漢人。 那時候,漢帝國如日中天,勢力范圍遍布整個東亞,并不比太宗年間的大唐帝國差幾分。 當初,漢軍在天山以西和東進的羅馬帝國大軍交戰(zhàn),一年后,雙方因為后勤關(guān)系罷兵,各自返回,非常默契地以天山以西那片荒漠隔壁為兩國界限。當時,杜家先祖乃是漢軍中的一員,在一次戰(zhàn)斗中,身受重傷,被羅馬帝國的大軍俘獲。 他是一名武士,又精通鍛造之術(shù),在羅馬帝國,將真氣稱之為斗氣,一旦擁有了斗氣便可稱之為騎士,可以見皇帝陛下不拜。 羅馬帝國由許多城邦組成,城邦之間有時候也會爆發(fā)戰(zhàn)爭。 騎士若是受傷被俘,都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那就是不能隨意殺害,受傷被俘虜之后還要小心治療,戰(zhàn)后,敵方會用錢財來換回這些騎士。故而,先祖被俘獲之后,獲得了醫(yī)治,保住了一條性命。然而,漢軍并未有交換武士的傳統(tǒng),最后一次合戰(zhàn)時,有颶風從天外而來,沖散了整個戰(zhàn)陣。 那一戰(zhàn)之后,漢軍就全軍后撤,返回了天山以東。 羅馬帝國這只軍隊不過是遠征軍的先遣隊,他們一路東進,征服了小亞細亞,翻閱了蔥嶺,這才進入了遠東,一路上的后勤補給全靠勒索當?shù)夭孔濉1贿@大風一吹,損兵折將,也無力東進,他們所遇見的漢軍不過是安西都護府的邊軍,而非大漢主力禁軍。 在俘虜那里得知,大漢主力禁軍有著數(shù)十萬,其中,大量的低級軍官皆是修煉有內(nèi)家真氣的武士之后,饒是羅馬帝國的那些城主一個個驕傲自滿得就像是一頭頭公牛,得知這消息之后,也打起了退堂鼓,若想征服遙遠的漢帝國,他們這點兵力萬萬不可能。 不過是螞蟻撓象腿,毫無作用。 除非整個羅馬帝國傾巢而出,所有的城主都帶上了自家的騎士,組建上百萬大軍,方才有著一絲機會和漢帝國較量,至于征服那個龐大的帝國,不過是癡人說夢。這些城主雖然有著野心和欲·望,卻并非什么妄人,他們也就不再東進,而是率領殘兵敗將一路向西,返回故鄉(xiāng)。 杜家先祖和其他那些漢軍俘虜一起被攜帶著西進,翻過了連綿不絕的蔥嶺,來到了一片大草原上,草原中有著一個仿佛海洋般寬闊的湖泊,名叫貝葉湖,貝葉城就坐落在湖邊。杜家先祖和那些漢軍俘虜也就被留在了貝葉城,成為了貝葉城城主的奴隸。 相比于其他奴隸,杜家先祖的待遇很不錯。 之所以如此,除了因為他是武士之外,還因為他有著一手鍛造技術(shù),一種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鍛造技術(shù),除此之外,更會燒瓷,在西方,大漢帝國的瓷器乃是類似黃金一般珍貴的器皿,只有在那些大城的城主以及宮廷舉辦宴會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 平時,大部分人都只能使用陶器。 當時,他們便是用瓷器帝國這名號來稱呼大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