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良藥-《大明風流隔壁小王本尊》
第(1/3)頁
隨著張居正娓娓道來。
可老張家的幾位翰林依舊一臉茫然。
張居正心中不由得惱火起來,便是一頓劈頭蓋臉,將幾個酸腐的翰林兒子訓斥了一頓。
看著幾個兒子臉上的茫然不解。
張居正心中開始后悔。
他這幾個兒子……
簡直就是榆木腦袋。
“朽木不可雕也!”
張居正快要氣炸了。
可是當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這一代名相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點問題。
他身為大明首輔,哪里有精力輔導兒子們的功課?
為了讓兒子們搏取功名,進翰林院,從小時候起,張居正便讓兒子們進了族學,由家鄉的大儒傳授功課。
而那幾位大儒自然十分賣力,對幾位張府公子的功課要求十分嚴苛,不讓他們接觸人間險惡,不知民間疾苦。
而是關在家中一心只讀圣賢書。
最終十年寒窗。
狀元,探花是考上了。
可是。
人也廢了!
這老大,老三兩位翰林院的高才,真真的向著腐儒的方向發展,還一去不回頭了。
反倒是沒讀過那么多圣賢書,出任武職的老四,再加上一個廚子出身的女婿,如今撐起了張府的天空。
“難不成……”
是老夫錯了?
濃濃的麝香氣味,讓張居正頭腦清醒了一些,斜斜的依靠在被褥上,他開始反思,開始后悔自己的教育方式。
早些年。
他在江陵張氏族學里網羅的那幾位大儒,科舉名師,除了給他老張家培養出幾個酸臭讀書人。
似乎對這朝局,對這新政并沒有什么卵用。
真正靠譜的還得是老四和女婿。
而此時。
這一代名相沉吟著,思索著,漸漸的從老四和女婿的所作所為,似乎洞徹了天機,悟出了什么了不起的道理。
那無神的眼睛亮了起來。
張居正口中不自覺喃喃自語著:“自下而上么?”
便好似沉珂之中亮起了一道光。
張居正在記憶中,沉思著女婿的所作所為,他這個深藏不露的女婿呀,開便宜坊,開創一種新的記賬法。
后來又在他的沈家莊種土豆,種番薯,搞合作社,搞倉儲物流,整肅廠衛,如今又對這京中宵小之輩磨刀霍霍。
這種種作為。
讓張居正聯想到了自己的新政。
沈烈的種種作為,似乎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改良,而他卻是自上而下的變法維新。
二者所選擇的道路卻截然不同,
“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蓬莱市|
安龙县|
隆德县|
汉寿县|
吉安县|
龙里县|
石台县|
临沭县|
英德市|
印江|
休宁县|
木里|
出国|
老河口市|
广南县|
绥滨县|
南川市|
邯郸市|
和平区|
宝坻区|
枣强县|
兴海县|
山东|
疏附县|
黄浦区|
余姚市|
绥芬河市|
湟源县|
弥渡县|
镇坪县|
怀集县|
凉城县|
米泉市|
百色市|
西丰县|
湾仔区|
阳江市|
土默特右旗|
肥西县|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