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控制山隘,關卡,一邊制造混亂,一邊分化,瓦解叛軍。 “好!” 翻看著那一份份急報,沈烈不由得眉飛色舞,終于見識到了一代軍神戚繼光的本事。 不過。 這位軍神本就是個實在人,不會耍心眼,不懂巴結鉆營,好不容易受高人指點,給張居正送了倆美兒。 還鬧的天下皆知,滿城風雨。 愜意中。 沈烈琢磨著。 當年武宗平定叛亂,大概只用了四十來天,而此番平定寧河王之亂,照著這般打法…… 不出一個月便可大獲全勝。 燭火飄搖中。 沈烈從成堆的密報中,翻看著…… 卻又發現了一些異常。 這山西一亂,西北便暗流涌動了起來,牽一發和動全身,密探奏報那韃靼部,瓦剌部果然開始不安分了。 見大明藩王叛亂,草原各部便自然蠢蠢欲動。 韃靼的俺答汗,以去青海拜佛為借口,趁亂進犯洮河,霸占了河套的韃靼各部也聞風而動,開始集結兵力。 更遠一些的瓦剌各部也蠢蠢欲動了。 寧夏,甘,陜,青海…… 似乎有著一只只惡狼,正隱藏在陰影中觀望著,一旦尋找到機會便會蜂擁而至,撕咬這日漸老朽的大明。 “呵呵呵。” 沈烈冷笑。 這便是韃靼人,瓦剌人的性子,早已經失去了當年蒙古帝國的銳氣,而是變成了…… 務實的機會主義者。 不過沈烈卻一點也不擔心,前線那不是有戚帥坐鎮么,唯一的隱患在于,戚帥麾下的精兵太少。 如今戚繼光手中握有浙軍,遼軍,宣府,大同各鎮精銳兵馬,數量大約兩到三萬之間。 沒辦法。 如今帝黨能動用的精兵就這么多。 而大明九邊各鎮早已糜爛,軍戶大量逃亡,各邊鎮將領為了自保,蓄養私兵,家丁蔚然成風, “兩三萬精兵……” 真不少了! 而戚帥麾下還有衛所兵,民團雜兵約五萬人。 雖然這些雜兵不頂用,只能壯一壯聲勢,可是跟著遼軍后面打一打順風仗還是能行的。 想了想。 沈烈覺得前線大局已定,萬歲爺御駕親征的時機差不多。 成熟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