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沿路上,也遇到在村路上散步的村嬸,見到林山夫婦坐在車上后,都紛紛好奇的開口詢問去哪里。 李翠花也是十分高興的告訴村民們,她要回娘家,和娘家人過中秋節去了。 不少村里的嬸嬸聽到這話,臉上都露出一抹羨慕之色。 她們中,有不少人都是從隔壁鎮,或者隔壁縣嫁過來的。 雖然離娘家的路程不算遠,但以前大石村的村民,普遍都窮,不要說摩托三輪車,就連腳踏三輪車都沒一臺。 他們每天又忙著外出打工,養家糊口,就算是中秋節,也很少和家人團聚,更不要說回娘家這種事了。 現在大石村的經濟,在林巖的帶領下,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家家戶戶都翻新了房子,買了摩托三輪車,還開起了養雞場,腰包都鼓囊起來了。 見到李翠花在兒子,兒媳的陪同下,回娘家,不少村嬸都心動起來。 “孩子他爸,中秋節快到了,我想我媽了,今年中秋節,回我家過吧?” 她們紛紛跑回家中,找家里的男人商量中秋節回娘家的事情。 若是往常,家里的男人可能還會猶豫。 畢竟回一次岳父岳母家,得買不少禮品,花不少錢。 而且提著大包小包的出村,坐鎮上的公交小巴士也不方便。 可現在一聽家里的婆娘說要回娘家過中秋,他們毫不猶豫的拍腿答應了: “行,我也很久沒見岳父岳母了?!? “你現在就開始收拾東西,我去買點禮品,不能空著手回去?!? “好咧,孩子他爹……” 他們之所以這么爽快,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老婆嫁過來后,家里的經濟環境差,確實很久沒陪老婆回過娘家了,心中有愧。 其二,是以前不怎么愿意回岳父,岳母家,是因為這些村里的男人都只是打散工的普通人,沒錢,沒時間,也買不起好東西回去看老人,怕被岳父岳母家的鄰居嘲諷。 自己丟面子,老婆孩子也不受待見。 現在,他們跟著林巖在村里搞野菜生意,養雞生意,日進斗金。 有了錢,他們腰桿子都硬了起來。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