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建國叔,你看這樣子行嗎?我們村修路的錢,我們村的村民出四成,我出三成,村集體出三成,怎樣?” 林巖打斷陳建國的話,目光直視著他,問道。 這個年代,修路并不像后世那么昂貴,因為人工,原材料的價格都比較低廉。 再加上,這是修自家村里的路,標準不可能和正規的縣道,省道一樣,鋼筋的使用比例可以減少,多用大石頭,木頭混著水泥來替代。 雖然這樣修出來的水泥路,沒有鋼筋混泥土澆灌的堅固,但在這個還到處是泥土路的年代來說,已經是高配道路了。 再加上,現在路上的小汽車還不算多,進出大石村的,還是腳踏車和摩托三輪車為主。 這樣修出來的水泥路,足夠支撐村里人,使用十幾年,到以后村里人的財富都積累起來,再考慮重修擴路,也沒什么問題。 林巖自己估摸著,修完這一條鄉村水泥路,花費大概在十萬。 自己和村集體各拿30000出來,剩下的40000元,由村里的二十幾戶人共同出資。 算下來,村里每戶人家,只需要出2000元左右修路費。 這2000元,對于現在每天能日進數百元的村里人來說,已經不算是什么大錢。 “小巖,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如果還不答應,我就不配當這個為村民謀福利的村長了!”村長陳建國一臉認真的說道。 說罷,他拉著林巖的手,一臉感激道:“小巖,你出這么一大筆錢,為村里修路,我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 “村長,我也是大石村的村民,為家鄉造福,提什么謝不謝的!”林巖笑道。 “好孩子,我明天就去村里開會,把這件事情落實了,然后到鎮里去申請,我就算跑斷腿,也得把這事辦成。”陳建國一臉認真的說道。 “村長,王鎮長那里,我已經說過了,只要我們村籌資完,遞交規劃圖,上面就能批準我們開工。”林巖補充道。 村長陳建國聞言,臉色一喜,連說了三個“好”字。 第二天,村長陳建國就在村委會開會,提出了修路的建議,村集體的其他成員對村長都十分信服,全票通過了村長的建議。 之后,就是村長陳建國召集村民,在村里的祠堂開會,商量修路的事情。 “各位村民,今天把大家喊過來,是想說一件大事,別人都說,修橋補路,功德無量!” 祠堂中,村長陳建國聲音洪亮,沖著眾人說道。 “我們大石村的村路,大伙都看到了,一下雨都是泥濘,你們各家的孩子去上學,稍有不慎,就是摔一身泥,這都算好的,如果摔壞了,你們就該心疼了。” 四周的村民聞言,都紛紛點頭贊同。 這幾天村里的泥濘路,確實沒少讓他們吃癟。 “所以,村里決定了,大家伙一起湊錢,把村里村外的路都修了,修成水泥路,以后大家進出都方便,也不怕孩子會摔跤,路通了,大家伙的財路也就通了!”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