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1章 人選(1)-《我祖父是朱元璋小說吧》


    第(2/3)頁

    朱允熥對這些不痛不癢的話,沒什么表示,而是直接開口道,“你說說,這僧道該如何治?”

    “臣以為,首先當設置專門管束僧道的衙門!”李景隆道,“可歸屬于禮部管轄,每年的度牒嚴格把關。另外,寺廟中的僧道尼等不得超過一定人數,也不得少于一定人數。”

    “天下僧道之廟觀,必須有源可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便一個老僧買塊地皮就可以建廟了.......”

    “朝廷雖收了天下個寺廟的廟產,可他每年的香火錢依舊是個天文數字。那這度牒,就更要嚴格把控。”

    “出家之人必須由欲納其為僧的寺廟上報禮部僧道衙門,由僧道衙門指定一處代發修行,滿三年才能準其剃度。”

    “而其度牒,由接納其人的寺廟代為出錢贖買。這錢嘛,在臣看來就按照寺廟大小而定......”

    朱允熥心中默默思量,李景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管,嚴管。

    繼沒收寺廟的各種產業之后,天下個寺廟的行政權也收歸中樞。

    小的野廟一概取締,留下的都是名山古剎......

    這些名山古剎,也要定期檢查。

    人數超標了收拾你,人數不夠也要收拾你。

    “而且,臣以為還要限定出家人的年齡!”

    忽然,朱允熥微感意外,開口道,“為何?”

    “各寺廟之中有俊俏小沙彌,曼妙小尼姑.....這本就不和情理呀!”李景隆笑道,“天真爛漫的年紀,就青燈古佛?非人欲也!”

    禮部尚書任亨泰在旁開口道,“曹國公所言甚是!”

    “曹國公所言乃治理名言!”

    他這么一說話,邊上的文臣們都紛紛點頭。

    其實很多時候,文官們都是喜歡站在李景隆對立面的,很少有跟他意見統一的時候。

    這次之所以破天荒的表示贊同,是因為文官們也極其厭惡那些所謂的出家人。

    “如今我大明僧道尼姑之中,不乏壯年之人!”任亨泰繼續開口道,“青壯男女,若在民間乃是一家一戶之擔當。”

    “可卻一不孝奉父母,二不傳宗接代撫育幼兒,三不事生產...”任亨泰滿臉厭棄,“非人也!”

    “臣也說一件事!!”

    通政司使辛彥德也開口道,“臣去歲在淮北賑災時候,許多寺廟設粥場捐糧食,確實對百姓有活命之恩!”

    “但也有許多僧尼,專挑災民中眉清目秀的童子童女收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扶沟县| 新疆| 太保市| 新安县| 安乡县| 济源市| 岳西县| 枣庄市| 台前县| 嘉祥县| 浮梁县| 重庆市| 吉安市| 辉南县| 通化市| 铁力市| 彭水| 平武县| 汶上县| 桃园市| 元阳县| 台山市| 安义县| 斗六市| 汝城县| 化州市| 连南| 宁国市| 阳山县| 牙克石市| 扎囊县| 乌拉特后旗| 阿城市| 黄龙县| 奉新县| 色达县| 海淀区| 谷城县| 宜宾市|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