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遠(yuǎn)采納了丁榮的建議,將秦國上下官員俸祿,做了一次整體改革。 由以前雜七雜八的空頭支票,改為了月俸白銀加糧食。 有權(quán),加上不缺錢,使官場為之一振。 同時,秦國爵位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公、侯、伯、子、男,五大正規(guī)爵位,以最低的男爵來看,即便不為官,每個月的恩俸,也足以養(yǎng)不少仆人。 這便更加激勵了秦軍。 那種時代下,列國普通百姓想要翻身,幾乎是不可能的,平民就是平民,可秦國不一樣。 因為有個不論出身的軍功獲爵! 這個只看出身、權(quán)貴只能世襲的弊端,蕭遠(yuǎn)創(chuàng)立江山之初,早就打掉了,這一次不過是更為加強而已。 不過對于官俸的改革,有人卻不滿意了。 這一天,王府內(nèi),葉誠求見。 于書房中,他恭敬的站在下面,小心翼翼道:“大王,公職俸祿一事,所有人都很滿意,可唯獨武衛(wèi)府,您不能偏私啊。” “何意啊?”蕭遠(yuǎn)不悅的看著他:“嫌自己的俸祿少了是吧?” 葉誠慌忙道:“不不不,大王誤會了,微臣月俸足夠,只是……只是普通官兵,每個月才五兩銀子,這……” 作為總府長官,他當(dāng)然想為自己的部門爭取一下。 五兩銀子,等同五千塊,對普通官兵而言,少不少,蕭遠(yuǎn)一時間也有些憂慮了起來。 以郡級武衛(wèi)府來算,有千人編制,平均五兩,一個月就是五千兩,加上各縣,綜合起來,就得有一萬多兩白銀。 全國那么多地方,單是武衛(wèi)府,一個月少說也得二十多萬兩白銀,一年就是將近300萬兩。 這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還僅僅只是個人工資,其他開支更大,什么軍械軍備,治安公費,這才是大頭。 另外,這只是武衛(wèi)府一個部門而已。 蕭遠(yuǎn)不得不想這個問題。 不過考慮到武衛(wèi)府的重要性,和公職人員面對的危險性,他思慮片刻后道:“這樣,既然你都來了,這件事可以再提一下,八兩吧。” “啊?真的嗎?多謝大王理解!”葉誠頓時喜形于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