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xiàn)在,我們來作最后的戰(zhàn)事部署。” “眾將上前。” 隨著他的話聲,一干宣軍將領(lǐng),紛紛圍聚沙盤。 沙盤上,主要描繪的是一條彎曲大河,以及大河兩岸的情況,包括山坡高地,和低洼之處的各類地形。 己方這邊,插著許多代表宣軍的小旗。 對岸,一樣插著五六支鬼軍小旗,分別散布岸邊各處,代表著敵軍的兵力部署。 燕齊先是伸手將鬼軍小旗都指了一遍: “敵軍沿河岸,似一字長蛇陣,缺乏縱深,理論上講,只要擊破一點,全線皆潰。” “但同樣,如果他們的主力部隊遭遇渡河攻擊,左右兩邊,是極有可能回防包圍的。” 說著,他又指向了插在正中間的鬼軍小旗: “這里,林河渡口,是以前過林河的首選之路,亦為鬼軍重兵布防之地。” “這里,這里,還有這里,皆有敵軍河防小股部隊。” “而這里,百里壩,根據(jù)探查,是鬼軍兵力最薄弱的地方。” 聽他說到這里,有宣將忍不住問道:“燕帥打算從百里壩進(jìn)軍?” “不!”燕齊直接說道:“百里壩看似防御薄弱,實則,渡河之后,那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恐為鬼軍故意迷惑我軍而為,因而,此處不可用兵,要渡河,也當(dāng)在最平常的地方。” 最平常的地方?眾將不由對視了一眼。 燕齊接著一指沙盤:“這里!蟹子山!” “此處,不是鬼軍著重之地,亦不是什么薄弱之地,反而渡河之后,道路艱難,可正因如此,鬼軍才不會想到我們從這里渡河。” “更重要的是,因彎回原因,蟹子山水流相對平緩,剛好適合我軍快速渡河!” “可是燕帥,如果我們從蟹子山渡河的話,會不會吸引周邊的鬼軍部隊,向此處合圍。”有將領(lǐng)道。 燕齊看了他一眼:“所以說,此次渡河戰(zhàn)役,需要在三處用兵。” “第一路,由馬麟將軍,領(lǐng)兵三千,佯作渡河主力,進(jìn)攻林河渡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