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恒,北嶺人,少時好行俠,打抱不平,聞名鄉里,后西戎入侵,組織鄉勇反抗,弓馬嫻熟,青年從軍,因功擢升前護軍,歷任督軍校尉,前軍偏將,副將,秦關主將,秦國初始八驍將之一。
其人容貌剛毅,濃眉大眼,既有膽義,又敏于軍事,深諳兵略。
楊恒跟隨蕭遠南征北戰,直接指揮作戰六次,參與指揮作戰二十三次,一生戎馬,戰功赫赫,是大秦開國最重要的武將之一。
陳貫,湘南人,出身陳氏將門,文武兼備,仗義疏財,于湘水一帶頗有美名,少年從軍,受宣女王賞識,提拔重用,歷任軍檢校,軍司馬,中軍將軍,都尉將軍,督湘南兵事。
其人精悍,膽略非凡,有陳破虜之稱,曾以三百精銳水師大破楚軍水寨,斬其將,俘獲數千。
陳貫是宣女王時期非常重要的將領,秦宣融合后,亦參與大小戰役二十多次,凡有水戰,其必為將,同樣是大秦開國武將之一。
兩人出得皇宮,邊走邊商量著作戰計劃。
楊恒道:“水師既要繞襲后方,從東里口登陸,那以我之見,最好還是平度山先打一步,以吸引東夷目光,以免出現渡海截擊的情況,東夷沿海漁民,水性可是極佳的。”
兩人在接到軍事命令的時候就早已經把東夷地圖研究透了。
陳貫對此沒有意見,說道:“我從東里口登陸之后,會往榮山方向打,控扼霞口區域,屆時,你我水陸兩軍以獵鷹傳遞軍情,再作下一步計劃。”
“恩。”楊恒點了點頭,善意道:“但水師畢竟只有三萬眾,又是深入敵后,將軍萬不可被斷了海線。”
登陸口只要不丟,就算這三萬水師打不開局面,也能進退有余,沉船返回,或者再輸送兵力。陳貫當然明白,笑笑道:“將軍放心,此等錯誤,我不會犯的。”
蕭遠抽調的馬步軍兵力,都在東境關,包括糧草軍械業已秘密輸送。
四月十五,楊恒抵達濰陽。
濰陽乃郡,再往右行200里,便是東境關,此地亦為后續糧草的輸送站。
楊恒在這里停留了一下,也是要與郡守稍作溝通,以確保補給線的正常。
他是伯爵位,還是武字開頭的,從二品高級將領。濰陽郡守聽說他來了之后,哪敢怠慢,連忙親自迎了出去。
郡府前,楊恒獨自一人牽著戰馬。
“還愣著干嘛!趕緊替將軍牽馬,喂上好草料!”濰陽郡守出來就沖著侍衛一頓訓,接著堆起笑臉,拱手上前:“不知將軍駕到,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多多包涵啊。”
“郡守大人客氣。”楊恒向侍衛遞過韁繩,抱拳還了一禮。
“將軍請。”濰陽郡守又側身伸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