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上皇的晚年,我大明帝國卻是四海升平,國泰民安!孰高孰低,當(dāng)下立判。” “又與歷代君王不同,太上皇不喜夸耀,不準(zhǔn)阿諛奉承,不屑其德政用以大言記載于史。” “這孩子.......”老爺子低下頭,大手揉著膝蓋,心中暗道,“咱.....哪有真好。咱就是覺得,遭瘟的書生靠不住。咱做啥,也不用人記得,那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再說咱從來沒想和秦皇漢武比過,那倆玩意是啥好鳥嗎?一個(gè)活著時(shí)候造孽,一個(gè)死了之后造孽。” 想著,他心里暗罵起來,“臭小子,拿咱和漢武比較。那老小子才死多少年,骨頭渣子就讓人刨出來了。呸,不吉利!” “別說那些所謂的功績,就算是給他老人家舉行萬壽慶典,他老人家一開始也是不許的。還說朕勞民傷財(cái),興師動(dòng)眾。” “是朕的一再勸說之下,才勉為其難與民同樂普天同慶。” “這個(gè)壽辰,朕要給他老人辦,要大辦特辦,不但要辦,還要讓天下人都記得。” “還要讓青史銘記,記得我大明有如此天子。” 說到此處,朱允熥再次看看群臣,開口點(diǎn)名,“方孝孺,解縉。” “臣在!”兩人在臣子中出列。 “你二人文采斐然,國史館中著書立傳編纂史書。朕今日命你們,把太上皇的萬壽慶典,把他老人家這七十年來的苦心,付諸丹青筆墨,流傳于世,爾等可能勝任?” “此乃臣等之幸也!”兩人同時(shí)答道。 “朕今日的話,你們也都要記下來!” 說著,朱允熥轉(zhuǎn)身,撩開龍袍的裙擺面對老爺子跪了下去,“皇爺爺,其實(shí)不是孫兒一個(gè)人要給您張羅萬壽,而是天下臣民都盼著您老過一個(gè)萬壽。” 與此同時(shí),勛貴大臣之中第一排的曹國公李景隆跪地叩首道,“太上皇,您老操勞了一輩子,到如今是該享受享受萬民敬仰之福了!” 說著,繼續(xù)大聲笑道,“您老在宮里不知道,這幾日因您的萬壽節(jié)。京師內(nèi)外的廟宇道觀香火都往常旺了數(shù)倍,更有人花了大價(jià)錢直接點(diǎn)長明燈。” “百姓們燒香,許愿都是為了您老,祝您老萬壽無疆!” “哈!”老爺子笑出聲,好話人人愛聽,他開口說道,“有這事?咱過壽辰,百姓們燒香?” “萬歲爺剛才說了您是大明之福,也是天下臣民之福,有您天下就有福氣!”李景隆大聲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