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訥爾蘇得到消息,從府里趕出來的時候,玉柱已經(jīng)帶著人,走得無影無蹤了。 孩子被打了,肯定要找爹告狀了。 恩山找到了老十四,一通哭訴后,老十四立時火冒三丈,起身就想追出去找玉柱算帳。 老八皺緊了眉頭,厲聲喝道:“老十四,你給我站住。” 道理是明擺著的,玉柱既然敢對恩山的人下手,就肯定不怕老十四出頭攬事兒。 追上去,打玉柱一頓? 別逗了,毆打言官御史,自從康熙朝以來,還沒有那個皇族宗室敢這么做。 康熙親政后,鑒于滿洲的親王、郡王和貝勒們喜歡拿馬鞭子抽人的惡習(xí)不改,親筆下過旨意。 膽敢對朝廷命官動粗者,皇族、宗室和覺羅一律圈禁到死,官員則貶為庶民再交披甲人為奴,草民就是斬立決并株連三族。 前頭已經(jīng)圈死七、八個皇族宗室了,誰敢妄動? 不客氣的說,以玉柱雄厚的家世,老十四膽敢動他一根手指頭,擎等著被圈禁到死吧! 站在康熙的立場上,傻到敢對玉柱動手的兒子,還有啥不敢干的?實際上,也完全沒有卵用了! 這種沒腦子的兒子,只能被徹底的放棄掉了! 歷史上的九龍奪嫡,不管斗爭得多么的白熱化,皇子阿哥們,除了十阿哥差點打過人之外,沒誰敢對朝廷命官動粗。 玉柱一直等著老十四追過來,可是,直到他的奏折都寫完了,也沒見老十四的蹤影。 嗯哼,老十四慫了! 秉承惡人先告狀,告狀要趁早的原則,玉柱才懶得理會老十四呢,將寫好的密折封入小匣子里,上了鎖加了蠟封和紙封后,當(dāng)即命胡彪和牛泰,遞去宮里。 正經(jīng)的奏折,遞進宮里后,首先要經(jīng)過通政司的登記,到內(nèi)閣,再到南書房,最后遞到皇帝的手上。 密折,一律由西華門遞進乾清宮里,直接交到梁九功或魏珠的手上。 康熙曾經(jīng)吩咐過梁九功和魏珠,凡是加了蠟封和紙封的加急密折,不管何時到的,都必須第一時間擺到他的龍案上,以免耽誤事兒。 下午申時四刻,訥爾蘇府上的壽宴還沒正式散席呢,皇帝的上諭就到了。 來傳旨的,不是別人,正是乾清宮副都總管,魏珠。 “內(nèi)閣奉上諭,入八分鎮(zhèn)國公恩山,擅用固山貝子形制之馬車,指使賤奴抗拒宗室御史的抓捕,實屬狂悖無禮,目無法度,著革去爵位和一切官職,拿交宗人府,從重治罪,欽此!” 魏珠宣了旨意后,把手一揮,侍衛(wèi)們隨即一擁而上,當(dāng)場拿下了恩山。 違制,又叫逾制,真的很嚴重。 因為府第形制、瓦的顏色、門釘、儀仗及用具違制行為,導(dǎo)致被革爵的王公貝勒,大有人在。 按制,郡王府為正門5間,正殿、翼樓、后樓各5間,正殿內(nèi)不設(shè)平座,門釘45枚,壓脊5種。 門釘,只能是45個,多一個都不行,就是嚴重違制。 一般情況下,郡王府的東西兩路,各有一座五至七進院落,后面或側(cè)面附有花園、馬廄和家廟等。 恩山是老十四的人,別人都可以裝傻,唯獨他不行。 “魏珠,恩山不過是無意犯錯罷了,汗阿瑪那里是不是有人進了讒言?”老十四氣不順,居然氣勢洶洶的質(zhì)問起魏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