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4章 康熙的和紳-《玉柱免費(fèi)看小說》


    第(2/3)頁

    玉柱一聽就知道,康熙這是想讓他幫著曹寅脫困了。

    曹寅欠了太多的錢,已經(jīng)還不清了。

    可問題是,康熙待曹寅真的是很不錯了,    讓他和蘇州織造李煦,輪流擔(dān)任兩淮巡鹽御史,以彌補(bǔ)南巡欠下的虧空。

    不料,當(dāng)了巡鹽御史后,曹寅鬧的虧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三成。

    “回皇上,臣還真琢磨過這個問題。臣有三策,上策,銷鹽區(qū)兩年一換,面向全國的鹽商,不分地域的招標(biāo),誰出錢多,就把某個銷鹽區(qū)給誰。中策,前十大鹽商的銷鹽區(qū),每兩年通過招標(biāo)輪換。下策,抄幾家鹽商,一半的收入歸朝廷,一半的收入拿去還清戶部的欠帳?!?

    玉柱的思路很清楚,有競爭才有進(jìn)步。

    現(xiàn)有的銷鹽體制,弊端叢生,肥了鹽商和鹽官們,朝廷卻沒有得到多少好處。

    “招標(biāo)?哦,朕明白了?!笨滴跄强墒谴髮W(xué)問家,雖然招標(biāo)這個詞很陌生,仔細(xì)一琢磨也就懂了。

    康熙晚年,一直想打準(zhǔn)噶爾汗國??墒?,朝廷的國庫銀子卻很有限,根本就支撐不起長期的戰(zhàn)爭。

    招標(biāo),顧名思義,價(jià)高者得!

    大清的鹽弊,主要是,鹽商的領(lǐng)域,完全是個封閉的壟斷領(lǐng)域。非兩淮鹽商,哪怕再有錢,也無法涉足銷鹽的領(lǐng)域。

    玉柱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不管是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鹽商,只要有錢,都允許參與招標(biāo)。

    完全不需要擔(dān)心他們會不會虧本,因?yàn)?,用自己的錢投資,肯定會用心去做。

    拿別人的錢搞投資,永遠(yuǎn)都是損公肥私,裙帶沾光。錢虧光了,方丈卻富得流油。

    “各地督撫,不甚用心,何解也?”康熙這一問,就很深了。

    各地的督撫,有的狠狠打擊私鹽,有的卻坐視私鹽泛濫。歸根到底,不過是個無利不起早罷了。

    雍正登基后,一面強(qiáng)行把火耗歸公,一面發(fā)養(yǎng)廉銀,就是看穿了做官的本質(zhì)。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千里外去做官,就為了當(dāng)個吃不起肉的大清官?

    別逗了!

    玉柱知道康熙的擔(dān)憂,便笑道:“臣有一策,可使各地督撫狠抓私鹽?!?

    “哦,快快講來。”康熙太缺錢花了,竟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刺激下邊官員沖政績的法子,玉柱知道的不要太多了。

    他微微一笑,說:“回皇上,臣有一極其市儈之策。若是廣東省內(nèi)銷官鹽甚多,則獎賞該巡撫一定比例之銀。同理,若該知府或該知縣完成了包銷的鹽銀,均予重賞,則國庫之虛,可緩解矣。”

    以德治天下,從皇帝到臣下,個個都羞于言利。

    但是,無利誰會賣命去干呢?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滿嘴道德文章,骨子里卻是無官不貪。

    玉柱的身份太低了,若不是機(jī)緣巧合,難有單獨(dú)召對之機(jī)。

    機(jī)會難得,玉柱自然要在皇帝的心目中,奠定他會搞錢的深刻印象了。

    皇帝的身邊,壓根就不缺馬屁精,缺的是擅長搞錢的能吏。

    雍正為啥那么的寵信田文鏡?歸根到底,不就是田文鏡不怕得罪官紳,不惜采取暴力的方式,強(qiáng)力推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大大的搞來了錢么?

    乾隆想花多少錢,和紳就能弄來多少錢,還沒有惹出太大的麻煩來。

    滿朝幾萬官員,就數(shù)和紳最能搞錢來花,晚年的乾隆豈能不倚賴之?

    嘿嘿,康熙之和紳,玉柱之所愿也!

    康熙仔細(xì)的琢磨了一番,越琢磨,就越覺得玉柱所言,甚為有理。

    只是,此策確實(shí)極為市儈,很容易惹來翰詹科道的清流們的非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宁武县| 东宁县| 新化县| 轮台县| 广德县| 揭阳市| 清远市| 武宣县| 沭阳县| 旬邑县| 珲春市| 抚顺县| 隆德县| 河池市| 墨竹工卡县| 宝应县| 武隆县| 紫云| 桦川县| 张掖市| 北碚区| 平顺县| 哈巴河县| 康平县| 德清县| 东丰县| 驻马店市| 安义县| 延边| 大英县| 金山区| 青浦区| 定日县| 旬邑县| 德惠市| 登封市| 灵寿县| 靖宇县| 淳安县|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