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據湯炳的笑談,李光地陰人的習慣,從來都不是從正面進攻,而是選準了時機,從你身后一刀致命。 以前,滿洲重臣們格外的歧視漢臣,自從達爾壽吃過大虧之后,已經收斂了許多。 禮部滿侍郎達爾壽,曾經當面斥責李光地,是個奸邪小人。 李光地不僅沒有反嘴,而且還很誠懇的接受了批評。 沒過多久,達爾壽就倒了血霉,不僅被罷了官,而且全家都流放去了寧古塔。 剛開始,也沒人知道是李光地做的手腳。 有人從寧古塔赦免回京之后,大家這才曉得真相。 達爾壽寫的奏折里,出現了不利于滿漢團結的句子。 原本,康熙只想把達爾壽革職留任,以觀后效。革職,看起來丟了官,但是,級別還在,隨時隨地都可以起復原缺。 當時,李光地正好在南書房內當值,他只說了一句話,滿漢一家親,我大清的江山方能永固。 于是,達爾壽就躺下了,全家都被流放去寧古塔吃冷空氣了。 咳,這就和大家都害怕梁九功,其實是一個道理。 朝堂上的臣子,豈有不犯錯之理? 你犯錯誤的時候,梁九功就伺候在康熙的身邊。趕上康熙大發雷霆的時候兒,梁九功只需要提醒一下,你曾經犯過的舊惡。 嘿嘿,那個后果就很酸爽了。 此行不虛也! 玉柱得了這個極其重要的內幕消息,馬上就意識到,落榜的秀才們,很可能要鬧事。 隆科多得了玉柱派人遞來的口信,馬不停蹄的回了步軍統領衙門,召集手下的將校議事。 議事的主題,其實就一個。不管是誰的管區內,若是聚集了鬧事的秀才,輕則丟命,重則死全家。 “諸位,我隆老三提前道個歉。將來,若有小小的得罪之處,還請見諒了。”隆科多此言一出,他的部下們就全都明白了。 不管是誰,只要是轄區內出現了聚眾鬧事的秀才,就等著挨隆帥的刀子吧。 死命令的效率最高,殺傷力也最大! 潛臺詞其實是:老部下們以前的功勞再大,只要這一次轄區內鬧出了大亂子,就被徹底否定了! 散會后不久,順天府的貢院、孔廟門前,各大衙門的門前,尤其是外城南邊的各省會館附近,瞬間布滿了隆科多的手下巡捕和八旗兵。 玉柱,心安理得的享受著,親爹那無微不至的關懷,沒有絲毫的愧疚之感。 咳,就算是玉柱跟人說,他不靠爹,你以為有人會信么? 本來就是個公開拼爹的吃人社會,誰的爹厲害,誰就是你大爺。爹不行,就要精通裝孫子,如此而已。 原本,本次鄉試的考官們,皆以為,落榜的秀才們會來鬧事。 誰料,整個京城內外,被隆科多的部下們,圍得水泄不通。別說聚眾鬧事了,就算是小偷小摸的賊,都嚇得躲出了京城。 一連十日,等順天府內各州縣進京趕考的秀才們,大部分離開了四九城后,京城內外的準戒嚴形勢,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ps:提前加更了,今天碼得很順,也很精彩。24點前,月票到1800張,還有加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