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遵龍也同樣沒有開口出價,因為他看到這塊原石里面大多數(shù)位置,都是白花花的。 偶爾有一點淺綠。 只在最核心的地方有一小片,稍微濃一些的綠色。 但這抹綠色不純正,表明種水很差,買回來只能虧錢! 最后,這塊原石被一個珠寶商以八十萬的價格拍下。 為了提升拍賣會的氣氛,舉辦方建議拍下原石的老板,付了錢就現(xiàn)場切割。 當(dāng)然,這只是建議。 但大部分人,也會選擇遵照建議。 除非是只想囤原石,將來再倒賣的人,才會不現(xiàn)場切開。 這個珠寶商自然不屬于此列,他急著出極品翡翠,然后加工成珠寶。 所以當(dāng)場就將付完錢的原石,交給了拍賣會安排的免費切割師傅。 結(jié)果開出來的原石,是出綠了,但出的綠少的可憐。 最關(guān)鍵的是,種水連糯種都達不到,拿回去只能做些最普通的小掛件,價值最多不超過五萬。 這肯定是賠了,而且賠的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