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圍攻一年有余的東都洛陽城,終于在唐軍數(shù)萬人面前,緩緩的打開了城門。 脫下往日袞服,露出上身,以繩索自縛雙手的王世充,滿面悲戚,率著身后文武官員,步履蹣跚的走到端坐高椅上的李世民面前,下跪獻(xiàn)上了口中咬著的鄭國之印。 身后抬著棺材的士兵低著頭,與文武官員一起掩面而泣。 洛陽城殘余士兵徐徐出城,卸甲以待發(fā)落。 屈突通,程咬金,秦瓊,尉遲恭,李靖,徐世勣,侯君集等武將,列在右側(cè),目視王世充等人行降禮。 “為何沒有牽羊把茅?” 站左側(cè)的文臣房玄齡質(zhì)問。 依循古禮,凡君主出城投降者,需肉袒、面縛、銜璧,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咬著鄭國印綬的王世充開不了口,臉上滿是羞愧與屈辱。 身后官員磕頭請罪,顫聲回道: “回秦王,城內(nèi)已沒有活羊!” 李世民聽了,長嘆一聲,“竟到如此境地。” 站起身去接下王世充獻(xiàn)上的印綬,放到身后士兵端來的托盤上,再親自將他松綁,命人將抬來的棺材毀了。 以示大唐對鄭國國主王世充的寬恕。 杜如晦行禮,請示道:“殿下,臣請斬鄭國大臣、將領(lǐng),以安軍心!” 身后跟著王世充出城的人,凡身上被綁著的,不少人都身軀顫抖起來。 該斬何人早有定論,李世民只需點(diǎn)頭同意。 杜如晦便下令道:“將薛德音、朱粲、段達(dá)、楊汪、楊公卿等收押,拉去洛水梟首以祭亡故將士英魂!” 唐軍士兵上前,將身上有繩索的人全都押下去,他們中有人開始破口大罵的,就以拳腳伺候。 房玄齡、杜如晦的官職皆不高,都只是秦王府的官吏。 但秦王府眾將士,乃至大唐親王、公侯以及文臣武將,皆無有異議。 蓋因二人被秦王所信任,掌管軍中諸多事務(wù)。 投降的人員被帶走一批后。 李世民才注意到也跪在地上的李密、王伯當(dāng)?shù)热耍唤Φ溃? “魏公,兩年未見,不想竟在洛陽城外再會!” “哈哈哈哈!!” 秦王府帳下將士,大唐眾文武官員,皆大笑起來。 李密叛逃,投靠竇建德,竇建德兵敗被俘,他又去投靠王世充。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李密竟是又回到了大唐! “秦、秦王,請恕在下的罪。” 這一刻,李密只想以頭搶地,撞死在這! 瓦崗舊將徐世勣,程咬金等人,只冷眼看著這一幕,并無為舊主求情之意——他們跟隨秦王已有近兩年,且與李密再多次交戰(zhàn),昔日情分已盡。 李世民沒去理會李密的求饒。 騎在馬上,帶領(lǐng)眾人,并王世充、竇建德二人,一起進(jìn)洛陽城去。 李世勣策馬走到單雄信身旁,低聲和他道:“幸得阿兄當(dāng)日信我,否則今日我只能看著你被押下,過幾日看著你腦袋落地。” 人稱“飛將”的單雄信,望著李世民背影,也低聲道:“我也早說了,不是我不信大王,而是不信那位……如今情勢,豈非當(dāng)日翟公與李密?” 李世勣不禁沉思。 他們跟隨大王擒了竇建德,降了王世充,功績赫赫,天下已盡歸大唐所有。 第(1/3)頁